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危害 > 手淫的罪恶

手淫的罪恶



白癜丸价格 https://m-mip.39.net/nk/mipso_6985659.html

在成长历程中,有过或者一直有手淫习惯的人,恐怕不在少数。应该说,只有极少数人未发生过手淫。

我们的官方教材宣称,手淫是有危害的,应该防范或者禁止。但实际情况是,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手淫非但没有禁止住,反而让更多青少年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去尝试。

下暴雨的时候,关闭堤坝的闸门,反而容易使整个堤坝倒塌,酿成更大的洪灾。青春期是性的觉醒期,男女到了青春期,犹如暴雨来临,得妥善应对。在性这件事情上,真真是“宜疏不宜堵”。而在没有条件时,手淫,似乎是唯一的通道。

然而,在东西方文化史上,手淫,都曾被视为罪恶的事情。

古代中国有一种观念,认为精液是男性生命中最珍贵的物质,除了生育的目的,它不应该被消耗。中国明清时期有些危言耸听的礼教文字,历数情爱文学或戏剧的罪状,其中最严厉的指控之一,是说这些作品导致青年男性遗精或手淫,这些现象被说成“暗泄至宝”。

在《圣经·创世纪》第38章,讲到俄南“将精液遗在地上”,这是一个使上帝恼火的行为,所以上帝让俄南死了。在莎士比亚早期的十四行诗中,也将手淫堪称是对精液的浪费。他写道:“不懂节俭的可人呵,你凭什么,在自己身上浪费传家宝——美丽?你这样一个人跟你自己做买卖,岂不是自己敲诈美好的自己么?”

现在,手淫在很多人看来,也是肮脏的、不体面的事情。戒色吧、戒撸吧宣扬的“戒色大法”,直接攻击对象,便是手淫。他们宣称:万恶淫为首,戒掉淫,人就从善如流了,人生就飞黄腾达了。不过,到目前为止,我是没听说过有那位成功人士说他们是因为戒掉手淫才造就了他们的成功。相反,他们成功后,淫得更厉害了。

手淫,也称自慰,弗洛伊德则称之为自体性行为。意思就是说,性行为的对象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从自由主义的角度讲,这种行为,不危害他人,而又能自我满足,实在是天下的一大美事。

不过,现在的官方仍然反对青少年手淫,也是有原因。他们当然知道适度的手淫是没有危害的,但为什么要防范禁止青少年手淫呢?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手淫使人经常处于兴奋之中,得不到充分休息,容易感到疲劳、意志消沉、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失眠多梦、头昏头痛、耳鸣心慌等,影响生活学习。这当然是用恐吓的方式来教育了。效果好不好,现实已经给出答案。

其实,官方防范禁止青少年手淫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青少年的自控力不行。手淫,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则会让人上瘾。上瘾后的青少年,一方面,社会学校教导他们手淫是不应该的,而另一方面,在道德压力下,他们又极力想戒掉手淫。实际情况是:他们戒掉一段时间,下一次又重新拾起,反反复复发作。由此,在社会道德与自身行为的冲突中,他们深深地感到自责、焦虑,始终怀有一种罪恶感。

这种焦虑将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好多年,直到变得麻木。

心理学认为,持续的焦虑,会极大危害身心健康。对于某些怀有道德洁癖的青少年来说,手淫的焦虑,会危及他们人格的发育。而人格的健全与否,关系他们一生的幸福。

因此,我们现在应该重新审视关于手淫的教育。

手淫,有没有危害?当然有!不过,过度的、不正确的手淫才有危害。但有什么事情过度后没有危害呢?就连吃饭睡觉过度后也有危害。至于不正确的操作方法,诸如滥用辅助工具、药物等,当然也会损害肌体。

现代性学认为,如果一定要说手淫给身心健康带来什么危害的话,那这种危害只能是来自手淫者自身的观念——如果他或她相信手淫危害健康,或者是一件不体面的事情,那么手淫就会给他或她带来焦虑,而正是这种焦虑将损害他或她的健康。

所以,此事是“你把它当回事儿,就是回事儿。你不把它当回事儿,它就不是回事儿。”只要他或她坦然接受现代的观点,手淫就不会有任何危害。

土耳其哲学家优素福·阿里曾说:“一个男人,没有女人,而他有健康状况良好,当专横的自然是使他有此需要的时候,他除了手淫还能干什么呢?”

作者简介:卢溪,外号大师兄,心理学、性学、哲学综合研究者。自我定位是一个读书人,半个心理分析师,三分之一个社会评论员。文章主要谈性、情感、生活、社会。

卢溪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jpwh/10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