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危害 > 父母染上洁癖的病,孩子就不可能健全成

父母染上洁癖的病,孩子就不可能健全成



作者:赵老师

大家好,我是赵老师。在开始今天的主题之前,先讲一个小小的故事。著名的80后作家韩寒,是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的人,可以说,他的出现,打破了很多父母,对于成长的概念。在别的孩子挥汗如雨地千万大军挤独木桥拼高考的时候,韩寒已经凭借自己独特的作品横扫文坛;当别的孩子踏出校门开始按部就班地工作、结婚、生子,渐渐被现实吞噬理想的时候,韩寒却做赛车手、编剧、当导演,做公知,玩得不亦乐乎。他的想法和人生,就像万花筒一般,让常人应接不暇。他的一辈子,够普罗大众活个3、4辈。我想,如果可以,很多人都愿意过他这样的日子:远方、诗和眼前的面包一个都不少。可是,这样一个人,活得像孙猴子一样自由自在的一个人,小的时候,也是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下长大的。韩寒从小的时候就酷爱读书,但是,读书这个事情,也是一分为二,有好有坏呀。一个孩子不好管,就是从识字读书开始。一旦认识了字,那么,这个社会相当于就对他开了半扇门。好的,坏的,他都可以看到,接触到。父母不再成为唯一能够影响他的人。尤其是对于那些爱看书的孩子,从读书那一刻起,他的脑袋就不归父母了,书里的东西会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个没有防守的敞开的大门,左右他的想法,影响他的人生。韩寒的爸爸也很怕呀,为了对儿子进行思想控制,他做过这么一件事。韩寒不是爱读《水浒传》吗?《水浒传》里都是一帮糙人,每天不是喝酒吃肉进行暴力活动,就是骂娘。其中有一个骂人的“鸟”字,最让韩寒的爸爸触目惊心。

武松骂店家:“休得胡鸟说!”“休要引老爹性发,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来!”

鲁智深骂董超、薛霸:“你两个撮鸟!”

潘金莲骂武大郎:“......听你那兄弟鸟嘴,也不怕别人笑耻!”

为了将这部名著中的“鸟”对韩寒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他的父亲居然把整本《水浒传》里的“鸟”字都涂掉了。韩寒在他的成名作《三重门》中笑称:“千山鸟飞绝”。当然,似乎收效甚微,你翻开韩寒任意一本书,都可以知道他父亲管控的后果,似乎没有绝了韩寒的念头,反而点燃了他的向往和好奇。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韩寒的父亲虽然制造了《水浒传》里“千山鸟飞绝”的奇观,但最起码还让孩子读《水浒》。前两天赵老师在网上看到了一则新闻,说有一位什么“博学多才”的人说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四大名著就不要读了。看完他罗列的几条理由,赵老师真是不以为意。他的理由听上去很站得住脚:水浒里有暴力的东西;红楼里有黄色的东西;三国里有权谋阴暗的东西;西游记里有佛教的东西。真是危言耸听。

赵老师从小四大名著就都看过,读的原版原著,而且读的时候基本上在初中,照该专家讲,应该是五毒俱全了,可是,不照样无灾无险过到今天。

而且这5本书,还帮赵老师挡了很多灾很多难,给赵老师的人生学问启了蒙。

有一点点隐秘晦涩的性描写,就怕孩子春心萌动,急得跳脚;有一点点暴力斗殴的描写,何况还写得那么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就怕孩子意气冲动,急得跳脚;有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终极追问,就怕孩子消极厌世,遁入空门,急得跳脚;有勾心斗角,暗度陈仓的权谋韬略,就怕孩子内心阴暗,不再天真,急得跳脚?这不单是对四大名著的侮辱,更是对人的侮辱,对孩子的侮辱,也是对成长的曲解!名著,之所以能够传世,在于它深厚的思想和广博开阔的视野,在于它对人生、人性和社会真实全面的解读,更在于作者怀抱的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如果这些书都不能读了,不知道还有哪些书可以读?我们难道要本着培养纯洁小白兔的方向来培养我们的孩子们吗?说到这里,拉出今天赵老师想要和各位探讨的主题:教育的洁癖,才造就了成长不健全的孩子。我们都知道植物生长需要土壤,土壤越肥沃越好,为了让植物生长得更好,我们要给它施肥,最好的肥料是什么?屎和尿。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中,土就够脏了;屎和尿不是更脏吗?可是,正是脏脏的土和恶心的屎尿,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有一句话讲: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什么都是相对的。任何东西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上有洁癖,把什么东西都扔出窗外,给孩子人为制造一个“纯干净”的受教育环境,那么,孩子的成长也一定不会健全,因为你扔出去的有苍蝇蚂蚁,有细菌病毒,也有有益菌,有抵抗力,有营养。举个我个人的例子:赵老师中考完跟老师借了一本书,当时并不知道这本书的价值,只不过闲极无聊,多少年后才知道这本叫《红与黑》的书,原来是司汤达的旷世名著,借期很紧,只有7天。这本书,如果照某些洁癖父母的观点,虽然是名著,但里面内容很也够极品,两段爱情撑起全书,而且前一段是女大男小的母子恋,还是有夫之妇的婚外恋,再加上偷情爬窗的狗血桥段,和后一段连一起,又是三角恋,最惊悚的是女二号在男主死后,变态地把他被砍下来血肉模糊的脑袋抱在怀里,女一还为了男主郁郁而终殉了情,这么混乱狗血,这本书还能看吗?7天时间,赵老师用了4天时间把全书谈恋爱的情节都翻着看完了,看完之后,还有3天才还书呀,那干嘛呢?得,把那些无聊的章节也看完吧。对于一个15岁的少女,当然恋爱有趣,其他的东西都觉得味同嚼蜡,无聊至极。可是,耐着性子开始看那些无聊东西的时候,却渐入佳境,手不释卷。最后,还期渐进,爱不释手,紧紧张张还了书,却从此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再好好读一读这本书。那时年幼,书里的深意,还不太看得懂;可是,冥冥中感觉到了它的深不可测;同时又被作者深厚细腻的艺术手法吸引住,感觉一个男人,怎么可以写女人,写得这么好,写一个修道院写得这么好。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本小说源源不断地为我的生命和成长提供养料,犹如宝藏,似乎值得你一生去挖掘。如果本着洁癖的观念来教育孩子,这本书是不能读的,而且,除了课本,我们什么书都不能读了。现在的教育洁癖越盛,很多父母紧张地希望孩子远离一切看上去不好的东西:学习不好的同学不要交往;抽一口烟就成坏孩子了,妈妈们通常要哭得死去活来;早恋当然不行,连暗恋也不可以,长到15岁最好脑袋中干干净净像个不谙世事的小白兔;脏话是不能说的,偶尔一句就像犯了大忌;

对亲戚朋友要有礼貌,孩子见了生人无动于衷,父母就生怕别人怪自己养了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爱的兔崽子;

孩子要在任何一个场合尊敬父母,如果碰巧心情不好在外人面前没有过给到父母面子,父母的玻璃心立马就碎掉;

......人生是连贯的,所谓的出生、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人、死亡其实都是人为的划分,除了做科学研究有价值,对于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今天的孩子就是明天的成年人;明天的成年人是从今天的孩子长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成长不单纯要解决今天的问题,更是为了明天做准备。比如恋爱这件事。我们在孩子春心萌动的少年时期,严格管控,甚至有诛心之罪,就是你心里都不可以想,一想,被父母知道,简直就觉得天塌下来了。可是,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好奇异性,接触异性,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一个女孩子怎么能知道自己要找一个什么样的男孩?少年的时候不要接触异性,成年之后却忙不迭得要孩子立马领回家丈夫或者妻子,成亲生小孩,父母的幼稚可见一斑。没有谁的成长是白璧无瑕的,是理想化的,成长就是混沌的,是经历该经历的一切,接触该接触的一切,就像花要开,果要结那么自然。看到花开的时候,就要想到结果;看到年少的时候,就要想到成年;看上去混混沌沌,但混沌之中什么都在孕育;看上去清清楚楚,但清楚里面是对生命的扼杀。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朋。给孩子留一些空间,就是留一点可能性;给孩子留一线混沌,就是留一团生机;

不要用洁癖的姿态面对生命,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扼杀的是脏乱差,还是生命的精华。









































北京哪有看白癜风的
白癜风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jpwh/1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