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危害 > 六一为家长朋友们推荐十本亲子教育书
六一为家长朋友们推荐十本亲子教育书
六一来临,作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给孩子准备好了礼物了呢?
与其送给孩子电动玩具,毛绒玩具,漂亮的衣服和文具等不如给孩子父母高质量的陪伴,我们身为父母应该多学习一些亲子教育方面的知识,让我们能够更加了解我们的孩子,也能够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
父母中有很大一部分,自己的童年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照顾,成长过程正好经历了社会巨变,各种创伤和彷徨没有机会得到修复,这些经历都会固化成一种负面的理念和模式,在为人父母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可能会爆发出来。
好父母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学出来的。世界上所有的技能都是需要学习的,当好父母尤其如此。
很多父母常常反映,读书的时候感觉挺清楚,可一到实际生活中,理论不知道如何落地,不会运用。
很多专业理论的书籍往往有这样的问题,借着六一儿童节,小编推荐给父母们10本亲子教育书。都是理论结合案例,非常生动,具体,容易在生活中复制和运用的书。愿爸爸妈妈们能够从这些非常棒的书籍中找到成为好父母的金钥匙。
我相信,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父母,就是您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
11.《斯波克育儿经》
在孩子降生的前一两年里,新生儿的父母经历了婚姻里的第一次重大考验。妈妈们常常处于一种焦虑、担忧的状态,情绪波动大,很容易被激惹,很多妈妈的抑郁和焦虑甚至发展到很严重的症状。而此时,很多爸爸还没有找到当父亲的感觉,面对家庭的变化晕头转向,不知所措。再加上婚姻处于磨合期,隔辈抚养有争议,家庭里常常矛盾升级,争吵不断。
排除身体激素的影响和心理方面的原因,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妈妈的焦虑和无措主要来源于不知道育儿技巧和方法,她们需要实实在在的帮助。
孩子吃多少奶?湿疹是怎么回事?发烧要怎么办?这都是一些具体现实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爸爸妈妈们才能够心安和放松。
详情↓
《斯波克育儿经》可以给新手的爸爸妈妈们很多具体的指导,成功帮助你度过养育孩子的探索期。
22.《妈妈的心灵课》
(美)唐纳德.W.温尼科特(DonaldW.Winnicott)
本书在欧美已成为父母必备的亲子教育指南。在书中,温尼科特教授探讨了童年时代的基本人际关系,他从母亲与婴儿间的爱谈起,并认为这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温尼科特教授的文字随处充满了关怀和洞见,更重要的是,传达了他对父母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与肯定。这本书可以帮助你在自然快乐地做自己的同时,引领孩子同样地去“做自己”,这样就一定能实现属于你和孩子的天性律动。
详情↓
3给孩子一个正确的性别认识
3.《养育男孩》、《养育女孩》
现在倡导男女平等,面对工作、婚姻,男人和女人越来越有一样的选择。所以,很多人觉得,男女之间根本没有什么不同。
这是一种巨大的错觉。
我相信,绝大部分有孩子的父母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男孩和女孩非常非常不一样。他们的不同不是从青春期开始的,而是一下生就已经分明显现出来了。
男孩和女孩大脑结构不同,发育速度不同,身体激素不同,喜好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社会期望不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父母对男孩女孩的期望和养育方式都差别很大。
把儿子培养成怎样一个男人?把女儿培养成怎样一个女人?是每一位父母都应该考虑的事。
《养育男孩》倡导培养积极、勇敢、有担当的男孩;《养育女孩》倡导培养优雅、独立、内心强大的女孩。
这两本书,父母可以各取所需。
详情↓
不仅能够了解男女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变化,而且还有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4一本真正意义上“爱”孩子的书
4.《爱与自由》
现在亲子关系咨询中,对孩子忽视漠视的家长越来越少了,但是,管的太多太细,不该管的管,该管的不会管的家长比比皆是。基本上没有父母会操心孩子会不会长大,但是,对孩子能不能长得好,特别是智力能不能发育得好,很多父母却总是提心吊胆。
“我们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儿在母体中形成的那一瞬间,他内在就有一样东西,那东西会在他一出生就指导他如何发展,指导他去抓什么、摸什么……儿童心理学家蒙特梭利把它称为‘精神胚胎’。”
这是《爱和自由》这本书的总基调,如何在充分尊重孩子内在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保持并引导孩子发展独特的心理、智力和创造力。
孩子看上去很弱小,其实他内在蕴藏着一种强大的精神能量和潜能,他的发展不需要成人给他增加什么新的内容,只需要给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条件。遵循这个规律,孩子就会发展得很完善。
我们只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不是他精神上的“造物主”。
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某些观念可能是颠覆性的,非常值得一读再读。
详情↓
5最实用的亲子教育书
5.《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如同它的名字,这本书非常容易读,语言轻松,例证丰富。虽然书不厚,但是沟通的精髓都在里面了。
如何听,如何说,不仅是与孩子沟通的基础,也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共通所在。
作者是两个美国人——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她们是国际著名的亲子沟通专家,还都是三个孩子的妈妈。书中的观点来自她们共同的感悟和经验。
孩子不穿衣服怎么办?生气了怎么办?受了委屈怎么办?……这些是所有孩子成长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举例的前后处理方式和言语的对比,你会立刻会站位,并发现处理方式的不同。
为了阅读方便,作者总结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帮助孩子面对感受的技巧,鼓励孩子合作的技巧,代替惩罚的方法,孩子自立的技巧,赞赏孩子的技巧,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技巧。
详情↓
千万别把这些当成单纯的技巧,它们都是通向良好沟通的路径。
6最高级的教育书
6.《捕捉儿童敏感期》
有个朋友问:我们家孩子特别事儿,好像有洁癖一样,衣服滴上一点水就不干,上早教课也要求黑板干干净净的,要是不搭理他,她就又哭又闹,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个“难侍候”的小主没啥问题,只是正处于追求秩序和完美的敏感期。
敏感期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某个时间段里,因为要发展某种能力,重复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质。比如吃手啃脚就是口部敏感期的表现;扔东西是空间敏感期;喜欢说“不”可能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等等。
孩子的成长不是直线性的,而是一个平台接着一个平台的爬高,敏感期就是爬高的楼梯,顺利度过这个敏感期后,孩子的心智水平就会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所以,认识敏感期,并能适时引导孩子非常重要。
啰嗦两句: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成长的节奏和轨迹各不相同。
儿童的每一个敏感期有一个大致的时间段,但不是固定的,也不是所有孩子都一样。因材施教才是最高级的教育,切不可照本宣科。
详情↓
7教育大师蒙特梭利的书
7.《有吸收力的心灵》
讲到儿童教育,不能不提蒙特梭利。
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她有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影响了整个世界。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美国的教育家说,“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特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
目前,国内出版了很多蒙特梭利的书,很多教育专家也秉承蒙特梭利的理念。
这本《有吸收力的心灵》是最受欢迎,并且最能表现她富有革命意义理论的书。
她说,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而得来的。教育不应该停留在课程和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人类自身的实际。
教育问题一直是父母最关心的大问题,读读蒙特梭利的书,相信对很多父母会有大启发。
详情↓
88.《打造你的孩子》玛利亚.蒙台梭利
玛丽亚·蒙台梭利是20世纪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她的创立的,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社会发展。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特点在于十分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她为此从事了半个多世纪的教育实验与研究;她的教育方法——从智力训练,感觉训练到运动训练,从尊重自由到建立意志,从平民教育到贵族教育,为西方工业化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几代优秀的人才基础。《西方教育史》称她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为表彰蒙台梭利对于幼儿教育和世界和平的特殊贡献,年她被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贾米·托里斯·博佳曾经热烈地宣布:“玛丽亚·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详情↓
99.《解放孩子的潜能》马丁·洛森
“我们最大的抱负是培养真正自由的人,让他能自主地发掘他个人的使命与方向。”鲁道夫·斯坦纳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已有八十多年历史的完整而独立的教育体系。年,鲁道夫·斯坦纳(或译为史代纳)在德国创办了第一所华德福学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起,联合国开始向各国推荐华德福教育,它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得到支持和认可,在亚洲的日本、印度、菲律宾、泰国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华德福学校也发展迅速。
做父母是很不容易的,而如今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现代社会的紧张生活也给孩子带来越来越多的压力。本书从孩子的整体成长和所需教育两个方面,帮助父母了解和支持孩子。书中讨论了这样一些问题:如何从错误中学习,走路、说话和游戏,节奏对儿童的重要性,男孩和女孩的差异,该在何时上学,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青春期问题等。作者告诉我们,父母只有用恰当的方式来滋养、培育与启蒙孩子,创造出最佳的成长环境,才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详情↓
1010.《家庭会伤人》
(美)约翰·布雷萧(BradshawJ.)
本书谈的是家庭——我们一生的起点和最深的梦乡。出人意料的是,本书既不温馨也不甜美,而是充满了真实的痛楚。作者道尽了家庭带给人们负面影响的可能性,详细叙述了人格在家庭系统中扭伤的心理历程,邀请读者用真实的勇气去阅读,以便发现自己身上可能携有的伤痕和偏差的来源,从而找回健康的自我。
详情↓
最后
如纪伯伦在《你的孩子》中说到的: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幸福而谦卑地弯身吧,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远方,送往无际的未来。爱是孩子的飞翔,也是你强健沉稳的姿态。”
愿每一位父母都是爱学习的父母,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把爱传递给孩子。
祝愿每个孩子都是健康、快乐的小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