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危害 > ASD症状特征分析及其康复治疗
ASD症状特征分析及其康复治疗
?静进
撰稿
静进(中山大学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研究中心)
编辑
闵俊实习编辑
丁新磊
● ● ●
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研究中,迄今未发现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因此《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对ASD的诊断标准界定于社交与互动持续障碍及狭隘的兴趣与刻板行为两个核心症状维度上,并附以相应描述,将其分为轻、中、重三类。事实上,临床上仅凭这两个维度进行ASD诊断,仍有着诸多不确定性及操作上的难度,致使误诊、漏诊风险很高。
大量研究发现,ASD症状特征不仅限于上述两个范畴,几乎所有ASD在不同发展时期皆伴有各种情绪问题,其情绪神经中枢的功能异常也为研究证实,情绪障碍对ASD的康复效果和社会回归产生着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另外,ASD的感知觉“超敏”特点极易对环境刺激产生过激反应,甚至因恐惧而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青春期后的ASD,通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强迫、抑郁、激越、社交恐怖、攻击、退缩等以情绪障碍为核心的问题,部分ASD因此可发展为贪吃、静坐少动、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亦容易合并购物狂、邋遢、洁癖、偷窥癖、露阴癖、强迫症、双相障碍、自杀意念、被害妄想、物质依赖、反社会行为等。
不难看出,由其继发的精神问题均可探究到情绪障碍的累积效应,可谓“量变到质变”。因此,我认为康复治疗必须着眼于ASD的另外一个核心症状——情绪问题的干预和控制,包括药物治疗。低功能ASD治疗需注意:早期介入和干预,减少伤害行为,稳定情绪(消除恐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服从简单命令和规则,建立最基本的社交与情感能力。高功能ASD的治疗需强调早期介入和干预,稳定情绪(消除恐惧),尽早进入主流教育,旨在提高其语言流畅性、人际交往技能、团体适应、家庭支持等方面的能力。对其家长的心理支持与干预也是ASD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制版编辑:宋亚波|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创刊于年,为中华医学会机关报。本报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办刊宗旨,积极打造“中国医学学术发布首选平台”。
欢迎订阅信息导报
邮发代号:2-;
订阅单价:半月刊,4.8元/期,.2元/年。
-
投稿邮箱:cma_cmn
.什么治白癜风谁看好了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