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诱发病因 > 若真的能摆地摊,有件事比卖货还重要,很多

若真的能摆地摊,有件事比卖货还重要,很多



编辑

七月

来源

槐城律师温波

温波

辽宁槐城律师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

大家好!我是随时随地问律师的温律师。早睡早起,跟大家分享一个这两天刷屏刷热点的体会。啥热点?猜对了,但没红包。对,就是地摊经济。不怕丢面子,作为资深律师我也是摆过地摊的人。前些年经常响应政府号召,在指定位置,比如广场之类的空场,拉一个高大上的横幅,摆一溜课桌铺上红布,再支上个一碰就倒的易拉宝,上书“随时随地问律师”,然后开讲。开讲,那也得有人问,没人问的时候就发法律常识传单。手里攥着花花绿绿的薄纸片,没觉得自己轻贱,因为有头顶上的横幅,感觉是政府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个马甲,只不过是前书免费后写咨询。嘴里念叨免费,实际上心里打着拉客的小九九。因为摆过地摊,所以我对地摊经济持有同理心、共情意,举双手加蹦高赞成。我赞成地摊经济,不光是底层老百姓得到了增加收入、消费降级、创造就业机会等等等等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实惠。还有比这些更重要的更有长远意义,就是因为疫情的冲击,有的地方政府一下子想开了。靠国企减租、财政减税、社保延期,施惠的对象是中小微企业。设想得很好,中小微企业不倒闭,老百姓就不会失业。有没有作用?肯定有,但作用还是有限,因为企业也得有生意做才能有钱进账,不挣钱啥啥都是白扯啊!一套传统组合拳出手,就如同传武大师上擂台,不但没达到预期效果,而且企业、老百姓两头都没讨到臆想的好。这次地摊经济,就是政府把里子直接翻到面子上面来,亮出一个法宝,改革开放四十年放之四海而屡试不爽的法宝,对!就是“招商引资”政策(放到地摊经济上又叫“招商引摊”哈)。不用发消费券,更不用像特没谱打肿脸充胖子发真金白银。过年过节发红包图个吉利,搁在今天地主老财也扛不住疫情看不到头啊!只不过这个政策以前给大中企业用,现在是给咱小微老百姓用。同样是划一块地儿,编上号,象征性收一点税费,成活。老百姓蜂拥而上,一万块钱的成本,一辆三轮一墩称,一个棚伞一盏灯,就地摆摊,卖多少货进多少货。一个晚上下来,千把块钱的营业收入,去掉进货成本,二三百块的收益,数着好像不多,但是架不住天天有进项。这意味着地摊经济政策,给底层老百姓除了增加收入,还开放了一个创业的机会。从改革开放之初特权人双轨制的创业,到后来的社会人胆大创业,从知识分子的互联网创业,到大学生的懵里懵懂创业,现在创业机会终于有可能眷幸到了底层老百姓的头上。对一个有创业梦想,又没有启动资金,也没有专业技术的老百姓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创业风口。疫情裁员失业在家的,开一半工资的上班族,路边倒闭的小餐馆,甚至被淘宝、美团压榨得苦不堪言网店,也可以白天线上晚上线下。这次地摊经济的政策红利,真正实现了消费者少花钱,摊主多赚钱,创业于民,藏富于民。地摊经济的火爆,不可避免地会燃生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一片灰烬落到一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比如食品卫生问题。过期的发霉的不干净的食物,比方是一碗面让顾客吃得上吐下泻,人家找你赔偿的不单单是治疗费,还有营养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等,法定的赔偿项目一共十三项,杂七杂八拢到一起压在你头上,不是一座大山,也算得上一块大石头吧!就算你牛,一天能卖个二三万赔的起,你也得有时间挣啊!协商调解需要时间,协商不成人家也不让你营业,你只能躲,那你这摊还摆不摆了?打官司需不需要时间、精力?这些损失还没算上市场监管部门的处罚,照着食品安全法,轻则按货值罚款五倍以上十倍以下(成都“最小一家烤肉饭”曾被罚款两千五万元),重则取消摆摊资格,然后再给你贴上一个标签,走哪儿都得戴着——失信人一枚,坐不了高铁进不了货,上不了飞机旅不了游,没了信用银行也不给你贷款。这不就是一碗面引发的一起惨案吗!此例还不是最惨的,更惨是如果你卖的是假冒伪劣,而且违法所得达到5万元,前面的过程全省了,直接进班房面壁悔罪了。说到这儿,你会说我净捡重的吓唬人。那我再给你说个轻点的,看你能不能担得起。下面这张图片,是一个以洁癖闻名世界的城市。刚开了几天夜市,结果满地都是垃圾,一片狼藉,不仅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也影响了市民的生活环境,导致夜市被撤销了。刚开始,监管部门好不容易把大家请回来了,还不好意思管,怕把你们吓跑了,相关办法也需要观察观察再出台。等到管理办法制定好了,破窗效应的你可能也习惯脏乱差,对不起,城管部门出手了。这回不会撵你到处跑,也不会围着你瞪眼文明执法,他们会和交警一样开一张罚单,上面格式条款写着,依据环境保护条例第XX条第X款做出如下处罚……,彩虹般微笑着递给你,同时胸前的执法仪录下证据,然后,走人。客单价不多,也就一两百,一天一半的净利润支援国家疫情防控事业。不知你肉不肉疼,反正我是开车每天都要坚持遵纪守法按道行驶遵章停车,就为了能省下那五十、一百的罚款。你可以说,我不交能把我咋地。是的,交通处罚不敢不交,不交罚款车上不了道。摆摊处罚也是一样,开始要申请,申请要进行网上登记,然后给你一个位置牌。不交罚款上了失信名单,你人上不了道。我就问你,你坐啥交通工具跑?就算你能跑,就为了一二百块钱值得吗?这点账都算不过来还出门丢人现眼摆啥摊。好了,轻的例子也举完了,是不是心里有种一块石头不但没落地而且砸到头上的感觉。聊到这儿,你会问说好的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哪去了。凡事要讲规矩。地摊经济也不例外。地摊经济不是无序经济。启动地摊经济政策,必然要打破原有的秩序,经历了初始的混乱过程,逐步形成新的秩序。维护和保障这种新的秩序稳定的东西,叫规矩,是一种新的规矩。地摊区域的批准,在设定红线范围内、在规定时间内使用部分公共区域。摊主从业资格需到属地部门进行登记,由城管、食品安全部门、消防等部门评估,符合要求的才可以可以摆摊。在经营过程中接受相关部门规范监管等等,这些都属新的规矩。新的规矩一定是在已有的规矩基础上建立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食品安全法》、《环境保护法》,也就是大家耳熟但并不能详的法律法规。再好的政策也不能凌驾法律之上,不能改变法律,更不能与法律冲突。但可以于自由裁量权范围内,在执行的方式方法上变通,做到宽容有度,杂乱有章。比如,成都建立的商贩摊主容错纠错机制,用粉色宣传单、黄色提醒单和白色行政处罚告知单,对出现违规问题或者投诉问题的商贩摊主进行指导帮助,对轻微违法以教育劝导为主等柔性管理服务,就特别人性化,有人情味。说了这么多,你可能觉得絮烦。没关系,我也柔性化服务一把,如果真可以摆摊了,你只要记住三步就行,即便遇到事儿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敲黑板,记重点:1、像买一部新手机一样,把监管部门发给你的传单,当做说明书看一遍。这种材料和我发的法律常识宣传单一样,通俗易懂,简单易行,肯定会照顾你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2、一旦做错了什么,监管部门会提醒你一次。记住相互理解,沟通交流,别情绪化。3、做到前两步就不没有第三步了。一个政策的光芒,来自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反射的光。每一个人都按照规矩行事,就能成为一束光,政策的光芒就能照耀到每个人身上,每个人才能从中获得受益。天亮了,天气阴晴不定,暂时就聊到这儿吧。如果真的允许摆地摊了,选地角、进准货、价低质优服务好,是大家都重视的。遵章守法,按规矩经营,更是千万不能忽视的风险成本,咱别让好不容易赚得辛苦钱给赔没了。●回复关键字“疫情”或者“疫情合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yfby/134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