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治疗医院 > 当我说我有ldquo强迫症rdqu

当我说我有ldquo强迫症rdqu



问下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生叫什么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48221.html

也许是因为日本动漫的风靡,再加上“中二少年/少女”这个词带来的影响,初中时,同学们仿佛都愿意给自己贴上“强迫症”、“双重人格”这样的标签。

还记得当时,朋友见面,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大家不是说自己“阳光向上爱运动”、“活泼开朗乐于助人”,而是说自己“阴郁社恐”、“精神分裂双重人格”。

这些词前面往往还要加上一个副词“有点”,为了告诉别人,自己虽然有这样的毛病,但是程度只有一点点,并不影响我们做朋友噢。

于是,我们就经常听到这样的对话......

小红:“......我有点强迫症,写字必须比着尺子。精神分裂也有一点,有时候还有点洁癖,受不了别人碰我的水杯。”

小绿:“我也是!我有点社恐,有点认生,还有点双重人格,因为我是双子座嘛。噢对了,我还有点密集恐惧症、深海恐惧症、噪音恐惧症......”

现在想想,那时候说自己有什么什么“症”,简直是一种无法抵挡的潮流。大家没有毛病也要创造毛病,仿佛自己有了“XX症”,就成为了时尚的弄潮儿。

我想,现代的“强迫症文化”,可能就和从前的“非主流文化”,现在的“丧文化”异曲同工吧。

最近我发现,人们爱给自己贴“疾病”标签的习惯一点都没变,甚至比以前还越来越夸张。而现在的“强迫症”,又比那时候单纯的赶潮流,多了一层潜台词。

当一个人说自己有“XX症”的时候,可能的潜台词是什么?本人在此解读了一下:

我有强迫症——我做事超严谨、还有点完美主义。

我有洁癖——我爱收拾杂物,家里超干净。

我有精神分裂症——我是个天马行空的人、还爱幻想。

我双重人格——我性格多变、是个鬼马精灵。

这一批人,通过说自己有“病”的方式,去体现自己的某些个人特色。因为我们常常羞于直接夸自己“有个性”,于是就用这种方法,拐弯抹角的自夸。

BUT,使用这种修辞方式的时候,请切记:不要过度渲染,不然真的很像刚从精神病院逃出来的病患,那时候大家都会这样看着你:

我们可能每天都会看到诸如“逼死强迫症”“爽死强迫症”这样的字眼。但是,强迫症真的只是看到发微博差一张图片就浑身发痒这么简单而已吗?

心理学严格定义的强迫症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强迫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二者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简单来说,就是你明明知道你在做的事是毫无意义、不合理的,但不做就会感到焦虑,这种矛盾使你感到痛苦,从而影响你的日常生活。比如反复检查门窗有没有关紧,站在阳台上就有想往下跳的冲动等等......

这里再引用一个经典电影里的场景让大家感受一下:

《飞行家》里的霍华德休斯,吃饭时必须把盘子里的豆子排整齐。

洗手洗到流血,但是洗完手之后没办法打开洗手间的门。

60岁以后,他甚至没办法穿衣服,因为觉得衣服和皮肤摩擦会不洁、疼痛,因此拿纸巾做衣服、纸巾盒做鞋子......

严重的“强迫症”,症状还是蛮恐怖的。如果你的强迫行为真的影响到了你的正常生活,让你无法工作、学习的时候,一点要加以重视,找相关的人寻求帮助。毕竟,我们不需要为了成为一个特别的人,变成一个不健康的人。

你曾经也是一个“XX症患者”吗?有的话,具体的行为又是什么?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故事。

点击“阅读原文”,听听蔡康永老师如何解读“强迫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zlyy/12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