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治疗医院 > 旁观ldquo吴谢宇案rdquo

旁观ldquo吴谢宇案rdquo



自媒体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图片来源网络)

近日,躲藏了三年的吴谢宇在重庆被抓获,其涉嫌杀害其母亲。因为其身上“北大”的标签,又因其缜密的作案细节和一系列反常的举动,成为社会热点。很多人关心无非是想获得有关青少年教育的知识。现在警方正在审讯,希望获得其动机,但他一直回避核心问题,或许这将成为一个谜,或者他终有一天会开口,我们拭目以待。

在中国,家庭教育知识极度贫乏,导致了现在的家长极度焦虑,对孩子的伤害很大,所以就这个案子,聊聊相关的话题,有些只是根据披露的信息做的猜测,有待将来公布的具体细节验证。

在讨论相关问题前,我们需要注意几个常见的认知偏见。一是,人是非常复杂的,成绩不能代表一切。吴谢宇是学霸,但是学霸归学霸,与道德、情商、动物本能、认识世界的方式、处理矛盾的方法等没有直接关系。我们总是认为一个孩子成绩好就什么都好了,于是忽视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缺失,一个人成长中最大的成熟是内在的平衡,内在秩序的失衡很容易导致问题,这就是为何成绩越好,越在名校的学生心理等问题越多,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率和自杀率必然是高于一般高校的。从全社会看,也是存在总体秩序的平衡的,一个人在某些方面获得很多,就意味着在另些方面有所失。

二是,这个案子是极端性的,我们难以理解也是正常的,高智商、极度自律、父亲角色的缺失、母亲在青少年时期的过渡陪伴、极端洁癖的母亲、家庭婚姻的不和谐、自身可能存在性取向模糊的问题等等,也就是说,很少有如此多的因素汇集到一个家庭中,通过其母亲的强力塑造出吴谢宇复杂的人格,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着自身难以抑制的冲突。所以,我们多数人无法拥有足够的有关这类因素的经验,去理解吴谢宇的内心活动。但是,就某个因素来说,在不同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存在,因此要从这个极端案例中去发现各自家庭中的问题。或者我们要去追问,如果吴谢宇是个女生,又会发生什么呢?

三是,我们对人的知识仍然是极度贫乏的。我们真的可以控制自己么?我们能让自己的大脑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思考么?我们能在睡觉前给自己的大脑和身体布置熟睡后需要完成的任务么?我们真的能分辨出真实与虚幻么?去年,桑本谦有篇文章:“从《美丽心灵》到《盗梦空间》:我们怎样分辨真实与虚幻?”,据说是其打坐冥想后所做,我读了两遍,很有意思。这篇文章讲述了世界在我们大脑成像的复杂性,究竟什么是真实是一个非常难的认知问题。所以,我一直怀疑,世界投影到我们每个人大脑中所呈现的图像是不同的,就如大家在看待这个案子时的表现一样,在每个人的脑海中都形成了一个图景,但我相信每个人呈现的图景是不同的。人类至今未回答出最为基本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在更大维度的空间里是非常小的,甚至我们就是生活在一个已经被程序化的世界里,就像有篇文章比较林肯与肯尼迪遇刺的令人惊奇的巧合性一样,认为不过是程序设计中的失误所致。《易经》64卦、爻就囊括了世间万事万物,或如《推背图》第60象所言“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我们可能都是“楚门”,所谓世道兴衰、人间世事,并非如人愿,或许有人早已发现其机理,而林肯与肯尼迪的相似性,可能就是时空转换时出现的程序上的Bug。这有点玄乎,但是或许存在着我们还未认知的某种更大的规律,人类还没有将其变为常识,为更多人熟知,所以我们每个个体相对而言是极其渺小的,就像吴谢宇,他或许无法认知自己、接纳自己、控制自己,他也是一个“楚门”,被牢牢控制在自己的世界里。

然而,作为“楚门”的我们,却常常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尤其在孩子教育上,其实知识是极度贫乏的,但是多数家长却把自己当成专家,这是非常可怕的,因为这种意识已经说明家长把孩子的无限可能性、人的内在复杂性给消解了,事实上在无意中改变孩子在更大空间中的发展轨迹,如果真的有所谓的“程序设定”的话,那么程序性的力量将强力纠正某种轨迹,从而发生人内在秩序的失衡,并触发其展现本能的一面。

面对看似复杂的案子,最好的理解方式是回归常识以及人的本能。去年我写了一篇有关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的文章,强调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至关重要。吴谢宇的青少年时期虽然有父亲,但是其主要与其母亲生活,其父亲只在周末回家。在中国,这样的家庭不少,对男孩子的影响主要有:其往往会内向、理性、细腻、女性化、角色定位冲突等等。吴谢宇的性格中明显被驯化出这类问题,有些当时已经表现出来,有些到青春期才显现。我怀疑其对他人的友好,都是从小驯化出来的习惯,即所谓的“皮笑肉不笑”,是肌肉记忆,不是潜意识。他在学校遇见男生喜欢拥抱或者拍肩膀,这些行为与其同年与其母亲生活时间过长对其依赖性过重有关,或许大学的时候他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zlyy/1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