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治疗医院 > 嘉楠读书改命由心一
嘉楠读书改命由心一
保护大脑同时能养生的食物 http://www.bdfyy999.com/bdf/jiankangzatan/59524.html
本文选自嘉楠读书会《改命由心》系列课程
主讲人:嘉楠老师
导读
今天我们讲的这个课程叫《改命由心》。关于“改命”,很多人都知道,有一个名人叫“袁了凡”,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所求的一些事情都求到了,写了一本书,名叫《了凡四训》,我们来大概讲解一下他的事迹。
袁了凡在父亲去世以后开始学医,学医的当中,有一次,在慈云寺偶遇一位修髯伟貌,飘飘欲仙的老者,老者和他攀谈。
孔先生
你是仕途中人,为什么不去读书、进修呢?
袁了凡如实告知老者原因。
您的姓氏是什么?您住哪里?
袁了凡
孔先生
姓孔,云南人,是邵子皇极经数传人,这个传承应该传给你。
孔先生原来是一个奇人,邵子皇极经数也是周易的一个传承,是门很厉害的易术传承!
袁了凡就带孔先生回去,并把遇到孔先生的事情告知母亲,母亲就说要善待他。
试其数,纤悉皆验
孔先生的神术非常非常的准!
比如说:有一年,孔先生算袁了凡应该在这一年廪九十一袋五斗米,这个米相当于他的工资,结果,到了年终的时候,只得到七十一袋。
哎,袁了凡就心想:“怎么不准了呢?前面的事情都准,怎么今年不准了呢?”
后来到了年底,换了一个人把原来的东西给取消,再重新补发下来,跟孔先生给袁了凡算的数字一模一样。
《了凡四训》中说,,也就是说发生在袁了凡一年里面的大小事情,都在孔先生的预测范围里面,一点都不动,然后袁了凡觉得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好努力呢?
袁了凡
今年应该是拿五万八还是十万六,孔先生在几年前给我算好,我今年怎么折腾,最后还是只能拿到这个数,虽然当中也是有进有出。
这个人生既然已经被算定,就不用瞎折腾了,我还是喝酒、游玩、熬夜……至少愉快的感受我可以自己掌握!
他觉得命数的官位、考分、工资这些被算定后就从来没有变过,前边的十几年基本上都是这样过来的。
#转折点
袁了凡到了三十五岁的时候,在栖霞山中游玩,拜访了云谷会禅师。
袁了凡看见云谷禅师在禅堂中打坐,只见云谷禅师瞪着个眼睛在打坐入定,别人看了觉得很稀奇,因为一般人坐上去半个小时就坚持不了。
袁了凡说:“这有什么,我也可以!”他就坐上去,两个人对坐,结果对坐了三昼夜,
两个人就这样对坐了好久,结束打坐起来了以后,云谷禅师就问袁了凡。
云谷禅师
你不是平常人,平常人哪能这样坐得住?你是什么情况呢?
因为我的命数全部被孔先生给算准了,算准了以后,命中所有的事情我都已经知道了,就像在看一张报纸一样,就看它只是哪一天发出来而已。我有什么好激动的呢?也有什么好伤感的呢?没有得到的东西,本来命里就没有的,有的我也不激动,它本来就有的,所以就不再追求这些东西,心很平静,坐在这里不用想啥,反正命就是这样。
袁了凡
没想到云谷禅师听完了以后就哈哈大笑。
云谷禅师
原来我以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定力这么深,对世间的东西没有情绪的,定功修的比别人要深多了,一般人肯定有欲望,他想要这个、想要那个,得到了很高兴,得不到就很伤心,但是你这个人没有的,我本来以为你是豪杰——了不起的人,哪知道你是个凡夫,是个实实在在的标准凡人。
这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数可逃乎?
袁了凡
因为袁了凡是学数术的,天数都逃得了吗?天数是已经定好的东西,还可以逃开吗?那“数”是从哪里来的?他就被问住了,他只知道有这个“数”,但是究竟的原理他是不知道的。
然后云谷禅师给他开示。
云谷禅师
凡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者,就是因为妄念相缠。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做了大善大恶的人,命就被改掉了,你二十年来,被孔先生算定,既没有做大善,也没有做大恶,基本上就在这个“数”内。既然你知道有“数”,却不能转动一毫,难道不是凡夫吗?
命由我作,福由自求,佛教当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妄语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戒,诸佛菩萨怎么会来欺骗你呢?
袁了凡还是有些疑惑。
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这些我可以求,外面的功名富贵都在这个“数”上,没有的人根本就是没有,大家都想当皇帝,就一个人能当,那谁都能当上嘛?功名富贵该如何求得?
袁了凡
云谷禅师
孟子之言是不错的啊,是你自己错解了积极的意义,一切的福田都在你的心里,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从心去到达,都可以来感通,不光是仁义道德,功名富贵,内外双得。如果你向外驰求,离开这个心去追求,反而丧失了道德,也得不到功名富贵。像这样内外双失是没有意义的。孔先生算你的终生是如何呢?
孔先生给我算下来,是个短命之人,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但是命中能做到天津宝坻县的县长,五十多岁到那里上任之后便在此去世,而且这一生没有子嗣。
袁了凡
在未见到云谷禅师之前,袁了凡已经三十五了,生活按照之前算定的,丝毫没有发生改变,科第也只能到县长这样的功名,小有官位,但是中不了很高的功名。
云谷禅师
那你自己问你自己,你现在的这个水平是不是应该得到科第?是不是应该有子呢?
袁了凡追醒良久,揣摩自己,想想看好像自己确实不是那种很有福的科第中人。
科第中人带有福相,我是比较福薄的,不肯去积功累德,不耐烦,不愿意容人,经常以才智盖人,直言直行羞辱别人,这些都是薄福之相,不是那种科第中人。
袁了凡
云谷禅师
你命中无子,你是很想有子的。
古人很重视子嗣,一般十几岁就结婚了,那么袁了凡到三十五岁了,基本上应该是没有了。
袁了凡又开始反省。
水至清则无鱼,我这个人就是太喜欢干净,有洁癖,一看到不好的就要骂、要说,好像是不应该有子的样子;第二,喜欢玩、爱熬夜,喜欢彻夜长坐,不知道保神,从这个上来看,应该是无子的。
袁了凡
云谷禅师
你看,连你自己都觉得自己达不到这个水准,你凭什么要科第呢?
古代科第是唯一的晋升之道,而且这个晋升之道很厉害,你中了进士就相当于厅级以上干部,而且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干部,其他的方式就很难,连当个县太爷都很不容易。
云谷禅师
世间的享千金之资财的是千金人物,百金之财的必是百金人物。因饿死者必定是饿死人物,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你有百世之德,就有百世的好子孙来奉你,如果你没有德,你的子孙也不会好。所以你现在知道这个道理了,你要把不发科第,不生子之相,尽情改刷,务必要积德,务必要包荒,务必要惜精神,务必要和爱。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你懂了这个道理以后,把不好的改掉后去把好的做起来,这样你就是一个懂道理的再生之人,而不是原来这个人了。在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你能不能信的这个道理?
于是,袁了凡拜而受教,佛前尽情发露忏悔,先求登科,中进士,发愿做三千件善事以报祖宗之徳。
如果师兄们想与嘉楠老师留言咨询,可以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