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治疗医院 > 故事我有两个毛病,原著洁癖am
故事我有两个毛病,原著洁癖am
我有两个毛病,或者准确的说是癖好。
原著洁癖
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就像初恋和现任……
“原著洁癖”,对于了解特别是喜欢的影视作品,我总要找来原著翻翻看,而更多时候,我是在看着熟悉的故事被一个个改编成影视作品。
对于80末90初的这波人,似乎所有在大学期间挑灯夜读的小说都集中在这两年风卷残云的被拍成了电视剧,《盗墓笔记》《小时代》《花千骨》《微微一笑很倾城》《云中歌》《倾世皇妃》《华胥引》《千山暮雪》《心理罪》《翻译官》等数不胜数,大学修托尔斯泰、莎士比亚和鲁迅精读的时候可没有如此的热情。这种感觉就好像是,本来安然度过的青春,在尾巴的时候突然紧迫了起来,而且是“被突然”,急急忙忙要在2年之内赶快化上句点。
如今回忆起来有两个片段一直记忆犹新:
有一天大学隔壁室友狂敲房门,一声急过一声,我和另外一个同寝室友东北姑娘急忙开门,只见门口广东的妹子哭的梨花带雨,简直是泣不成声,把她带进房间坐定,询问缘由,姑娘依旧哽咽着,断断续续的哭诉“眉……庄……死……了……,眉庄死了!”我的第一反应是哪位球星与世长辞了,真是个热爱偶像的好姑娘。后来自己开始追《甄嬛传》才晓得,是那个温婉动人、大气谦和的别致沈眉庄,后来的惠贵人、惠贵妃。
还有就是我自己狂看完小说《琅琊榜》,这部讲述男人故事的小说怎么就勾得我心情难以平静,再次确认男人的戏其实是写给女人看的。难以抑制看到一本好书的激动心情,大半夜发朋友圈:“我看完了一部没有女主角的小说《琅琊榜》,很棒!”只见朋友圈一边倒的评论,“妹子,叫你别看那么多同人小说。”
剧场执拗
剧场像一个性感的男人,将你揽在他的怀抱里,静静说故事给你听。
话剧《夏洛特烦恼》
“剧场执拗”,我一直在想这个癖好要怎么定位自己,剧场狂迷?不准确,我喜欢剧场但并不迷恋;剧场症候群?不准确,我喜欢剧场但并没有因此产生任何症候群不良反应。
看的第一部话剧来自大学话剧社团“青鸟剧社”,四、五个人排的一个短剧,到现在其实剧情是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对剧场的喜欢一发不可收拾。
后来,有幸认识了舞蹈团的帅哥老师,带着我到处走蹭看了不少戏剧。
话剧《女人的一生》
再后来,自己离影视圈子越来越近,受邀走进剧场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音乐剧《小时代》
音乐剧《坠入爱河》
到现在,我都会自己买票进剧场,小固执的表达对剧场创作和演员的尊重和喜欢。
舞台剧《夏洛特烦恼》
话剧《夏洛特烦恼》
比起电影、电视或者其他的艺术形式,我好像更喜欢剧场,喜欢剧场里的话剧、歌剧、舞剧等等一切形式,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把宅女我拉出门最有效的方式是:“Hey,看话剧去!”
剧场是最糊弄不了观众的艺术形式,没有NG、没有剪辑,这句台词能否感动观众在你开口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决定。那么近的距离,那么直接的表达,那么有限的空间里,却完成了冲破时间和空间局限的无限故事,不觉得很奇妙吗?剧场像一个性感的男人,将你揽在他的怀抱里,静静说故事给你听。
话剧《我这辈子有过你》
话剧《我这辈子有过你》
话剧《我这辈子有过你》
最近的一个感慨让我更深切明白了自己热爱剧场的原因。
因为想让我帮忙写点东西,朋友一口气寄了很多书给我,其中一本是张小娴的《我这辈子有过你》,原名《三个ACup的女人》,从女性文胸切入讲了三个不同女人的情感经历,女主角是一个家庭的第三者,虽情感真挚难舍却不得不放弃。
2年多以前,我在剧场看过这场话剧,是何念团队《念剧场》二度创作,同去的姐姐看的眼泪扑簌簌掉不停。我哭笑了三轮,特别记得周蕊(女主角)一段追光下的独白,美极了,像极了电影的慢放镜头!当然,剧本身舞台上大尺度的表现也受到不少讨论。
一边翻着书一边在回忆着话剧的场景,发现除了记忆深刻的几个画面,很多细节都不记得了。周蕊楼下的是蛋糕店吗?还是花店?森送给周蕊的是画吗?还是拼图?周蕊遇到森妻子的画面是怎样来着?
看吧,这才是剧场的魅力。
每一次都是唯一的一次,更多的场景存在于记忆里,就像念念不忘的那个初恋,不是随时打开电脑都能翻出来回味的,更加弥足珍贵。
我有两个癖好,原著洁癖和剧场执拗,我很喜欢他们。
下期预告:
《韩国电影中的金牌配角!》
BetterStudio愈坊∣闲侃影视,闲侃生活TOBEABETTERME,JUSTBEBETTER!点击阅读全文查看:
《肆
那些迷人的韩国电影大叔!》
脂肪瘤的一个治疗案例眼睛使用说明书请你仔细阅读否则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