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治疗医院 > 养育孩子竟然还有这样的洁癖这位妈妈

养育孩子竟然还有这样的洁癖这位妈妈



身边有位妈妈和我们分享,从她姑娘满两个月开始,就一直是她一个人在带。

她几乎从来没有觉得带孩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因为不管发生什么状况,都在她的预设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身边的好多妈妈们时不时向她求助。

在和其他妈妈沟通的时候她发现,很多育儿过程中的阻力来自于家人或自己无意识而造成的一些麻烦。

所以这也是她一直不太愿意让婆婆一起住的原因。

然而到了怀孕七个多月,因为种种原因,她必须要让婆婆过来住。

一开始她就跟婆婆约定好了,不要婆婆帮带孩子。

但是一个多月下来她发现,即使事必躬亲,也没办法避免婆婆跟姑娘妞妞的日常接触。

所以她开始慢慢跟婆婆沟通,关于养孩子的一些事。

其实,不光婆婆,可能在一些事情上,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1

当妞妞进入每天都在各种“不要”和“我要”的模式中间随意自由切换的阶段。

比如,要玩水,每次洗手能够洗到天长地久,然后久到离谱。

每当奶奶带妞妞洗手时就会说:“你又要洗手,你一洗手就洗得不走了,你这次不能洗那么久啊!”

奶奶这句话有错么?乍一听貌似是在讲事实。

但是换成妈妈,她可能会说:“妞妞,现在是吃饭洗手时间,所以洗完就走。就像XX绘本上讲的,每个人排队洗手,洗完就走。”

两种说法有区别么?

当然有!思维方式不同。

奶奶是在用一种负面思维“警告”或者说“抱怨”孩子,而妈妈是在用正面思维来“陈述”或者“提前告知”要做的某一件事。

2

妞妞最近刚学会用剪刀,于是会兴致勃勃地剪一下午。

期间奶奶拿到了剪刀,试了一下说:“这个剪刀不好用啊!你看她都剪不好。”

妈妈瞬间就有点条件反射地紧张,怕妞妞听到这句话会受影响,但还好没有。

于是妈妈告诉奶奶:“她刚学会用剪刀,所以一开始剪不好是正常的。这个剪刀是安全剪,所以没那么锋利,当然不如一般的剪刀好用。但这才能考验小朋友手指力量和协调性!而且,她明明剪了那么多次都可以剪得很好,就一两次剪不好你就说她剪得不好。这样不公平呀!”

其实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奶奶没有意识到一言一行对于孩子的影响。

我们常说,要鼓励孩子,认可孩子。如果没办法落实在一言一行当中,那又何谈鼓励和认可?

即使妞妞一开始没有剪得很好,也告诉她:没关系,这个你需要多练习。

然后在她第一次剪得很好的时候就略夸张地表扬她!

让她记住这个瞬间,继而可以创造更多这样的瞬间。

而不是像奶奶一样,“一语道破天机”——“这个剪刀一点都不好用,你看她都剪不好。”

试想一下,一个正在尝试新事物的孩子听到这样的话,长此以往,是不是会失去探索的兴趣?

3

妞妞前段时间吃饭吃到最后时就开始玩,然后当奶奶说“我要收走了!”才会着急再吃两口。然后循环往复。

奶奶觉得自己这个方法特别管用,于是很自豪。

这位妈妈告诉奶奶:这是一种变相的威胁。

收走盘子只意味着吃完了需要收拾,而不是用来引诱她再多吃两口。她长大了,吃不吃或者吃多少都由她自己来决定。

所以下次如果跟她确认不吃了就直接收走,不要问她。这样即使她会哭闹那也要告诉她,是你说不吃了所以我才收走了。

这样她就会明白,就不会还没吃完就开始玩。

4

在家里妞妞不管因为各种原因哭的时候,都不允许其他的家庭成员笑她。

有时候奶奶会觉得她哭的样子很好玩,便会笑着说:哎哟!妞妞哭啊!

这时候妈妈就会先用眼神制止奶奶。

后面有时间再跟奶奶解释:她虽然是一个小朋友,但是我们也要尊重她,尤其是尊重她的感受。

试想如果我们大人因为某件事情伤心而哭的时候有人这样笑你会不会是一件很不礼貌的事情呢?

所以下次可以选择先忽略等她不哭了再处理。

虽然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而且奶奶的做法也称不上是错误。

但是因为这位妈妈对于育儿这件事略有洁癖,这里的“洁癖”是宁愿一开始就做对的事情,而不愿意因为一些疏忽导致孩子出现一些问题以后再去纠正。

这对我们来说无异于是添麻烦。

育儿路上,你有这样的“洁癖”吗?

阅读指引:正面管教里提到,当我们多认可孩子的感受,多以和善、坚定并且不发脾气或不唠叨的方式处理问题时,对于孩子会是既尊重又有效的。

关键重点:孩子们是通过看到实际中的尊重是什么来学习尊重的。羞辱和让孩子丢脸是不尊重的,一个被不尊重地对待的孩子很可能会回报以不尊重。和善而坚定表明的是对你的孩子的尊严、你自己的尊严以及情形的需要的尊重。

—THEEND—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手术好价格便宜
白癜风医院海口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zlyy/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