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广东人吃饭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神秘仪式
广东人吃饭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神秘仪式
周末和朋友出去吃饭,上桌第一件事,麻溜地拆开碗筷给她和自己都倒满茶水……然后迅速地用筷子倒腾两下倒进一旁的玻璃碗里。
目睹一整套流程的朋友在一旁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是的,不同于北方人的豪迈,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的精致刻在了骨子里,这点又尤其体现在饮食上。
在广东,有种神秘教派叫做——long碗神教。
Long碗,也就是饭前烫碗筷,这项不成文的广东饭前习惯充满了仪式感,具体操作是:
先把热茶倒进茶杯中,用筷子迅速搅动,而后换成汤勺,上下来回10下左右;
然后趁着水温还未降低,将茶水倒入碗中,再把茶杯杯口在碗中转动,10下以上为最佳;最后,将碗端起,趁着余温转动着碗口使茶水均匀流过碗口之后倒入大玻璃碗(广东人叫水盅);
至此,long碗仪式完成。
整个过程就透着俩字:讲究。如果碰上稍微热心一点的,烫完自己的还要帮同桌的人重复一遍这种神秘仪式。
烫碗这事儿,其实主要看个人习惯。我个人也有饭前烫碗的习惯,以前在外地上学的时候,每次烫完碗就很尴尬,因为这个时候我总要像个乖学生一样举手示意服务员:请帮我找个地儿倒茶水。
但自从来了深圳后,我发现广东这边的餐厅很人性化地主动提供茶水和玻璃碗让顾客左烫右涮,即使是那种全国连锁的餐厅也不例外。
这样看来,精致的广东人把这种个人习惯贯彻到了极致,以至于将其变成了一种「省级洁癖」。谈到茶水烫碗,大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了广东人。
“茶水烫餐具,能杀菌吗?”朋友问我。
当然(不)能!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烫碗杀菌是可行的。但现实是,很多餐厅提供的茶水并不是滚烫的,且大家是去吃饭的,又不是专门去洗碗的,自然不会在烫碗上浪费太多时间。
问题来了,既然没用,广东人为什么这么执着于烫碗呢?
广东朋友告诉我,主要求个心理安慰。
就像西方人吃饭前会先祷告感谢主的恩赐,日本人动筷前一定要说“我开动了”一样,广东人烫个碗筷,主要也想告诉自己:碗筷已经干净了,可以放心吃。
所以说,在餐厅餐具卫生问题频出的今天,广东人民在这方面的智慧具有独到的预见性。
另外,一般大家去餐厅,从点完餐到菜上桌往往都要一定的时间。这期间,北方人普遍喜欢“唠嗑”,南方人则喜欢边“唠嗑”边烫碗筷来消磨时间,一顿饭从潺潺流水声和杯碟交错声中缓缓拉开序幕,总比在一众低头玩手机的尴尬中开始好。
最主要的,烫碗筷的过程中可以顺带帮身边人的也烫了,既是一种礼仪,也能拉进人与人之间餐桌上的距离,尤其是对两个初次见面的人来说,这种绅士行为狂拉好感。
而且在传统的广府文化里,水是具有特殊含义的。广东人即使在冬天都必须坚持一天洗一次澡,为什么?因为水代表了财。广东人以水为财,用热茶烫过一遍的餐具,代表着周身围财,意头好。
还有一点,作为吃货大省,广东人对饮食十分讲究,这其中也包括了对餐具的考究。广东人认为,用热茶烫过的碗有温度,吃起来口感会不一样。进餐不用冷碗,大概是广东人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美食哲学。
广东朋友甚至跟我开玩笑说,饭前烫碗,也是想向大家展示一下广东省“武术强省”的名头。有些餐厅嫌麻烦,会准备一大盆热水让顾客直接把碗丢进去洗,这时候的广东人会给你表演一段铁砂掌——直接从热水里捞碗。
玩笑归玩笑,long碗仪式发展到今天,不管有没有杀菌作用,它都已经成为广东人融于血脉之中的餐桌文化,成为了广东人饭前的一种仪式感。
仪式感具有很神奇的力量。法国数学家、哲学家帕斯卡曾提出一个很有名的看法:“跪下,动动嘴唇祈祷,你就会相信。”
不管这句话是否正确,难以否认的是,仪式感带来的往往是一种心态的转变。就像姑娘们都梦想有一场带着烛光晚餐、玫瑰、戒指等元素的求婚仪式,这并不能实际上改变什么,但至少证明着你是在乎她的。
就像广东人long碗,杀的不是碗里的细菌,而是心里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