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孩子为什么就得了白血病爱干净到洁癖的家长
孩子为什么就得了白血病爱干净到洁癖的家长
来源
和睦文化图文
怡悦老师小青
现在有了水滴筹等平台,很多得了大病重病的经济困难的家庭都可以在上面筹款,相信你的朋友圈也经常会发现这种信息。
其中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感觉得白血病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而且在过去,孩子很少有得白血病的,现在日子变好了,反而会得白血病了?
与过去相比,人们追求更加健康、干净的生活环境,现在市面上很多产品的原料,都是含有有害的化学元素,因此,孩子容易生病也很正常。
英国一项新研究表明,婴儿的生长环境太洁净反而会增大他们患白血病的风险。这吓坏了很多妈妈,难道爱干净也不对么?
这个观点是伦敦癌症研究所(ICR)中心主任MelGreaves博士提出来的,他表示,早期缺乏微生物暴露会增加儿童患白血病的风险。
儿童白血病的形成,一般需要两次基因突变,第一次是在娘胎里面,这个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还有一次就是在后天的环境中,这一次就是孩子感染其他病毒,发生基因突变。
面对第二次的基因突变,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让孩子多接触无害的病菌,只有这样,孩子的身体才会慢慢的适应比较“脏”的环境,慢慢刺激他们的免疫系统,时间长了,免疫系统习惯了这样的病菌,自然就比较容易“接受”它了。
因此,如果家长把孩子带得太干净,这样的话,孩子在将来只要稍微接触“脏”一点的环境,就可能生病,严重的,就会有患白血病的可能。
这种突变风险相对较低(大概1/)。但这也提醒我们,只要不是特殊情况,让孩子适当接触一下外界的微生物,并不是坏事。
本期亮点
1、不干不净少生病”有一定道理
2、要清洁,不要“洁癖”
3、生活中尽量“脏”一点
不干不净少生病”有一定道理
“不干不净吃了不病”,这句老话大家都听说过。虽然有点像段子,但从某些方面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经过对多名英国孩子的研究,英国流行病学家Strachan得出这样一个“卫生假说”的结论:
兄弟姐妹人数越多的家里,孩子们发生过敏的概率越低。因为人数多的家庭中,发生交叉感染发生的几率很大,让孩子接触了更多的微生物。
卫生假说称,孩子在小时候缺少接触传染源、微生物的机会,会抑制了自身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长大后患上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发病的风险更高。
这也从一方面说明,爱干净讲卫生没问题,但太干净,反而会对孩子免疫力造成“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健康。
那怎样才算是“太爱干净”呢?
妈妈们可以对比看看,有这几种“强迫症”,就是带娃太干净啦。
要清洁,不要“洁癖”
情况一:地上超级脏,千万别摸
曾经见过一位宝妈,儿子和小朋友玩,她儿子的手每摸一次地面,就一把捉过来用消毒湿巾擦一次手。
小青当时就是一脸问号。
户外的地面的确不够干净,但也没这么可怕。
对皮肤的过度清洁,除了破坏微生物的天然平衡,更可能损伤皮肤。何况,不停打断孩子玩耍,这对孩子也不好。
曾有调查发现,哮喘的发病率城市明显高于农村,超过3.5%的城市儿童有哮喘,而农村孩子只有0.5%。
父母过度爱干净,其实会增加孩子患哮喘的风险。因为人的免疫系统需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才能逐步发育稳定,外部环境太过干净,身体的免疫系统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让孩子讲究卫生很有必要,但是要把握好一个度,不能跟孩子说这不能碰,那不能玩,玩玩泥沙,在草地上打个滚,孩子就算一身汗、一身泥,但只要洗干净就没什么大事。
一个人的免疫力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不断“成长”起来的,孩子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把家里的小环境弄得再干净,孩子也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外界病菌无处不在的大环境。
从心理角度来说,3至6岁的孩子处在学习模仿的阶段,孩子对父母和亲人有足够的信任,家长的话对他们影响很大。
这个时候的孩子也并不理解“脏”的含义,“脏”的概念是家长传达的,当孩子十分渴望去接触一些新奇的事物时,想要勇敢探索外部世界,一次次被家长否定了,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而且,孩子过分爱干净就有可能会养成洁癖或者娇气的不良习惯,这对孩子日后的人际交往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
所以不妨放开点,学学农村家长,对孩子采取适当“放养”政策,孩子可能更健康、更强壮。
生活中尽量“脏”一点
一个男孩上幼儿园之后总是生病,都上大半年了还是这样。后来医生通过问诊才发现,原来是宝妈太爱干净惹的祸。
这位宝妈禁止孩子接触脏的东西,从来不让孩子在外面玩,衣服每天都用消毒液消毒,导致孩子免疫力缺乏锻炼,在外面遇到点细菌就会生病。
在乡下长大的孩子,每天和大自然亲密接触,捉蜻蜓、玩泥巴,接触到无数细菌,但相对于过度清洁的孩子,反而更少生病,过敏几率较低。
在生活中,家长们应该尽量在这几个方面,让孩子变得“脏”一点。
一、玩土
很多孩子对玩土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只要是见到有土的地方,孩子就会不自觉地跑过去玩。
这个时候,家长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身上弄脏,就不给孩子玩,孩子自然是不愿意的。
但是家长觉得孩子的哭闹就一会,过去了就好了,殊不知,他们正在毁了孩子的健康。
如果孩子喜欢玩,那么就让孩子玩个够,家长甚至可以配合孩子,给孩子买一个小铲子,让孩子玩的尽兴。
这样的话,孩子不但在玩耍中得到了快乐。而且,孩子的抵抗力也会有所提升,下次他们在接触这样的“脏东西”的时候,他们的身体已经有了免疫力,孩子自然也就不容易生病了。
二、吃东西
很多时候,家长们都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东西掉在了地上,就不要再去吃了,这样容易把细菌吃下去。
其实,家长们没有必要这么刻意的去和孩子强调这件事情,因为地下真的没有很脏,而且,这样的“脏”对孩子的身体是没有危害的,总好过给孩子吃一些打了激素的鸡腿,家长们一定要分清楚,什么才是对孩子真正有害的东西。
三、天天给家里消毒
很多爱干净的家长,喜欢天天给家里消毒,只要一天不给家里消毒,他们的心里就感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一样,其实,这也是非常不好的一种行为。
偶尔给家里进行一次消毒是可以的,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更加的健康,但是,有些爱干净的家长,他们天天给家里消毒,那就显得有些夸张了。
孩子们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将来他们要上学了,他们还是要和大多数的孩子一样。
呆在一个集体里面的,因此,提前让孩子适应更加“脏”的生存环境很有必要。
养孩子,真的不必太干净。处处给自己和宝宝设限,这样只会让自己在重复的「消毒」劳动中,越来越劳累,宝宝的免疫系统也因此不能正常发育起来。
放过自己,也放过孩子,让我们一起“脏”并快乐地带娃吧!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