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过度清洁,正在摧毁你的肌肤
过度清洁,正在摧毁你的肌肤
临近夏天,天气慢慢热起来了,也到了干皮终于脱离沙漠肤质,油皮们嗖嗖冒油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洗脸就成了大家每天最重要的小事。
有人说,夏天洗脸特别有成就感:透心凉的冰水冲下来,脸上洗面奶的泡沫被洗得干干净净,皮肤表面一点儿油脂都没有,特别爽。
然而这个操作坚持十天半个月之后,许多人开始感觉皮肤状况有些不对劲:好不容易润一点的干皮,发现自己皮肤又像砂纸一样干燥粗糙;“大庆油田”们发现自己的脸都快能拿去榨油了。明明洁面有洗干净,之后也有擦水乳,怎么皮肤反而更不健康了呢?
这是因为肌肤正常分泌,维持自身健康的油脂也被洗掉了——你过度清洁了你的皮肤。
过度清洁的体现
面部紧绷:如果你洗完脸后感觉皮肤“纤尘不染”,甚至有些紧绷,那么毫无疑问是清洁过度了。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你洗去了皮肤产生的所有天然油脂,这样就没有任何剩余的物质可以让皮肤进行自我保湿。
天然油脂是什么
在之前推文《做错这件事,护肤变毁肤》中,我们提到了肌肤的过度水合。(具体可以点击“阅读原文”跳转)
里面提到的“细胞间脂质”,就是我们肌肤正常分泌的皮脂。在肌底,这些皮脂像灰浆一样,把角质细胞连接在一起,组成保护肌肤的“城墙”;在肌肤表面,油脂和汗液经过乳化,形成一层微酸性的保护膜。这一层保护膜,能够防止皮肤水分的过度蒸发,和外界水分的过量透入,稳定肌肤的含水量。在皮脂膜的保护下,水油平衡的肌肤柔韧嫩滑,呈现出白里透红的健康状态。而且皮脂膜中的一些游离脂肪酸,能够抑制部分微生物的生长,保护肌肤不受致病性细菌的侵扰。
但我们的皮脂膜并不是刀枪不入的,它经常会因为我们的一些错误操作遭到破坏,从而损失防护功能:
01
洗脸过于频繁
很多油皮春夏秋三季,每天早晚各洗一次脸,但到了夏天,每天就要洗4、5次。有一些洁癖油皮,甚至随身携带洗面奶,到哪儿都要先洗一次。然而这群勤快洗脸的人,大概率会产生“为什么洗完脸很快就油了,而且比洗脸之前更油?”这样的疑惑。
答案很简单,我们的皮肤分泌皮脂,是为了联结细胞,筑起肌肤屏障,从而保护肌肤。所以当油脂被全部洗掉,皮脂腺发现皮肤突然缺乏保护,就会更多更快地分泌油脂去修补屏障。这些分泌出来应急的皮脂,在高温和汗水下很快变得粘腻,难以忍受的油皮们就更加努力地洗脸清洁。两边互相对抗下,皮脂腺更加努力工作,分泌的油脂一次比一次多,肌肤问题进入恶性循环,毛孔粗大、黑头闭口的问题自然找上门来。
02
过多使用皂基产品
很多干皮朋友们,因为夏天天气热,流汗多,也会调整洗脸的习惯:从早上只用清水,晚上才用洗面奶,到早晚都用洗面奶;从选择清洁力比较低,但非常温和的洗面奶,到使用清洁力更强但成分不那么温和,甚至强力如皂基的洗面奶。双管齐下,油脂和污垢也洗得更干净。
油皮就更不用说,为了洗掉脸上的油腻,恨不得找来香皂搓个三四遍。还有一部分大油皮,无论有没有使用防晒或者化妆,都会先用卸妆水把脸擦一遍,把“脏东西”先擦掉,再上皂基产品,恶狠狠把脸像搓盘子搓得光溜溜的、涩涩的。
但皂基洗面奶强大的清洁力,会导致皮肤表层的过度清洁,引起皮脂膜和角质层受损。皮肤失去了皮脂膜的保护,就会变得干燥、敏感:干皮们越洗越干,开始紧绷、起皮;油皮们越洗越油,陷入恶性循环。
03
过度使用洁面仪
市面上的洁面仪,都是通过物理手段给我们的脸“洗刷刷”。如果是城墙皮,一周用1-2次是没有问题的,但普通的干皮和敏感肌,就要坚决远离它们了。因为即使洁面仪的材质摸起来再怎么柔软,但用在皮肤比较薄的脸上,配合洁面产品的清洁力,还是会对皮肤产生不小的刺激。
04
水温过高或过低
有人认为,用热水洗脸能够把毛孔“熏蒸”开,能更好地把里面的脏东西洗出来。水温冷热交替地洗,既能洗掉污垢油脂,又能收缩毛孔。但其实用热水洗脸,会让皮肤失水的速度加快,洗完后脸特别干燥;对于已经扩张的粗大毛孔,冷热交替没有办法让它回缩,反而会刺激皮肤,引发其他肌肤问题。
那怎么洗脸,才能洗得干净,又不会过度清洁呢?
01
调整洗脸频率
无论你是什么类型的皮肤,都应该每天至少洗一次脸,最好清洗两次,这样可以将我们皮肤上附着的污染物和刺激物,以及氧化的多余的皮脂去除。
如果你是干燥和敏感肌,可以在早上用温清水洗脸,使用干净柔润的毛巾或者棉柔巾轻轻擦干,晚上再使用温和的洗面奶进行清洁;如果是油性肌肤或者油痘皮,则建议早晚都使用洗面奶。
另外,想要保持脸部的洁净,除了洗脸,还要每周清洗一次枕头套,把上面沾上的多余皮脂和繁殖的细菌洗掉,以免洗干净了脸却被枕头套再弄脏。
02
选择合适的水温
油性皮肤适宜用38~40度的温水:比皮表温度稍高但又不觉得烫,容易把多余溢出的油脂洗掉;
干性皮肤用冷水比较好。用热水洗虽然洗完比较干净,但会带走皮肤本来的水分,导致干燥脱屑;
过敏性皮肤要选择和皮表温度差不多的温水,防止水对皮肤造成冷热刺激。
03
使用正确的手法
比起洗脸仪,正确的洁面手法,更能在不造成损伤的同时,清除肌肤表面的脏污和多余油脂。
洗脸之前先用合适温度的水把脸打湿,然后把洗面奶挤到手上,加水搓揉起泡。
这一个步骤许多人都不以为意,经常跳过它直接把洗面奶往脸上糊,但这个步骤,既能打出绵密的泡沫,增加洗面奶与肌肤的接触面积,更好地带走肌肤缝隙里的油污,又能避免产品原液对肌肤局部的刺激,以及揉开原液时对肌肤的拉扯,让洗面奶的清洁效果更加温和有效。
在洗脸的过程中,应该先将泡泡均匀涂抹在脸上,并用指腹轻柔快速地小范围的打圈。重点要清洁鼻翼、耳侧、发际线这种容易被忽略的位置。再用清水轻轻地冲走脸上的泡沫,并确保泡沫都被冲洗干净,没有残留。
最后用干净的洗脸巾或者棉柔巾擦干水分,并且及时做好后续的保湿。
04
选择温和的洗面奶
既然皂基洁面用多了,会对肌肤产生损伤,那我们要怎么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皂基呢?
其实判断方法很简单:只需要看看配方表前几位是否是XX酸、YY酸...+氢氧化钾(钠)的组合,如果是,那就是皂基无疑(有时候“机智”的生产者会在配方表上写两者反应后的产物,例如月桂酸钠)。
除了皂基洗面奶,市面上也有许多洗面奶的清洁成分使用了刺激性起泡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和月桂醇聚醚硫酸酯钠盐(SLES)。它们不但对皮肤有刺激性,而且跟皂基一样,也会过度清除皮肤油脂,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以氨基酸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洗面奶,才可以算是真正的氨基酸洗面奶。其中,在洗面奶中常用的是椰油酰甘氨酸钾、椰油酰谷氨酸钾、月桂酰肌氨酸钠、肉豆蔻酰谷氨酸。
需要注意的是,在化妆护肤的品类当中,成分含量越多,在成分表当中排名就越靠前。真正氨基酸洗面奶里,氨基酸的含量一定会在成分表前五,甚至前三。所以我们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包装上这些成分是不是在配料表的前几位,以免花了钱还伤皮肤。
说到这里,就一定要强力推荐斑小将的氨基酸洗面奶啦!
除了温和又有优秀清洁力的氨基酸配方,洗面奶中还加入了植物甾醇、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和天麻根提取物。
植物甾醇又被誉为“生命的钥匙”,能够渗透到表皮层深处,而非简单包覆在表面,为肌肤补水保湿的同时,帮助肌肤调整油脂分泌,促进肌肤自主提高修复能力。
天麻根提取物:从药用植物——天麻中提取,含有丰富的天麻多糖、维生素A、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能够帮助肌肤调节保湿能力,让肌肤保持柔软和饱满。
膜荚黄芪根提取物含有黄芪皂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和细胞代谢,同时帮助皮肤提高免疫力,不容易受外界刺激,给肌肤提供自我修复的动力。
所有的清洁与护肤,都不应该过分追求极致,极致的清爽有可能破坏皮肤的保护层;极速的见效有可能会变成激素脸;极致的护理也许反而破坏了肌肤屏障……
给时间多一点温柔,细水长流才能养出好肌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