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ldquo记录抹杀刑rdquo消

ldquo记录抹杀刑rdquo消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当一个深受爱戴的人亡故,人们往往会说一句:“他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但是也有一种相反的情况,就是将一个人所有的痕迹全部抹杀掉,不仅他的文献,说过的话等等要抹杀,连他人对他言行的评价也要抹杀。

在古罗马这是一种针对身份高贵的罪人的一种高等级惩罚。

古罗马的政治体制十分复杂,当时的人们非常清楚,对于一个政治人物而言,他的思想比这个人本人存在还要久远,影响还要大。于是针对元老院的公敌(古罗马的公敌真的很多,越是成功的人物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元老院的公敌),有人想出了这样一种惩罚——“除忆诅咒”(Damnatiomemoriae)。

被施以“除忆诅咒”的往往是曾经位高权重的人,有些是皇帝,头像还被铸在钱币上。在施刑的时候要毁坏雕像,在所有史书和文献中删除这个人相关的一切记录。复杂程度高,对于那些曾经头像被铸在钱币上的人,这些钱币都要回收融化掉,总之就是消除一切关于这个人的讨论。

这种刑罚其实你细品还挺有意思,我们完全无法知道是否有人被真正完全彻底的施以了“除忆诅咒”,因为一个被彻底执行了的人,我们无法从史料中知道这个人曾经存在过。

现在人们所能知道的都是那些被除忆失败的人。

从这些失败的案例中你会发现除忆这件事本身有多荒谬。

卡利古拉

比如暴君卡利古拉和尼禄这样的暴君,均被元老院提议施以“记录抹杀”。问题是但凡有点脑子就会明白,暴君被载入史册对后世更有价值,因为可以反思。卡利古拉的除忆之刑被后任克劳狄乌斯取消,而尼禄被维特利乌斯取消

五贤帝之一的哈德良在也曾被获得抹杀之刑的“殊荣”,被后任皇帝五贤帝中的另一位——安敦尼·庇护取消了。

现存的古罗马历史上只有图密善一人被施以除忆之刑,但是还不成功。

不仅各种历史旁证里有他,戏剧作品里有他,雕像也被偷偷保存了下来。

图密善干了什么事儿,被元老院投票通过“记录抹杀呢?”

这个人在位时,非常没有安全感,以及有一种道德洁癖。一位罗马皇帝,自封为终身监察官,专门监视本国国民的言行……鼓励国民互相告密。

后来可能是大家觉得活在他的监视下太累,于是密谋把图密善刺死了,之后元老院就对他施以了这个刑罚。但是图密善干的丑事实在太多,这个“抹杀之刑”不足以掩盖住他的臭名。他被作为反派人物出现在各种戏剧作品和故事里,包括基督教历史中都将其记录为仅次于尼禄的古罗马第二暴君。

可能图密善生前过于的“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他死后被推举的皇帝是一个“老实人”涅尔瓦。在图密善暴虐的衬托下,罗马进入了“五贤帝”时代。一个老实人在图密善的衬托下,看起来就是那么的“贤能”。

其实各个文明都有这种篡改,比如说中国历史上的李世民,就出了名的喜欢修改史书,所以今天你看到的关于李世民的记载,怎么看都像个“超人”。

后世有很多类似于“记录抹杀”的惩罚。特别是在一些把本国宣传成天堂,把领袖推上神坛的国家,我说的是苏联。这种舆论营造出来的完美形象,不能允许错误,于是就会对伟人“信错了”的一些人进行记录抹杀。

比较有名的是叶若夫,这是个苏联人。

叶若夫和他的前任雅各达及后任贝利亚并称为斯大林的三条忠犬。

这个叶若夫干了啥呢?

年6月至年6月这一年间,在他的领导下苏联内务部杀害了三万五千多名军官,几乎达到苏联军官团总人数的一半。在杀死苏联军官这件事上叶若夫比起苏联的敌人希特勒效率可高多了。

在执行完“大清洗”的任务后,斯大林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叶若夫本人。

因为斯大林被塑造成无瑕的“宇宙伟人”,那么又是谁杀害了那么多优秀军官?必然是一个“背锅侠”。

年2月,叶若夫本人被执行枪决。

在他的认罪书中记录了,他曾经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强奸了自己下属的妻子,以及这位下属本人……

这个叶若夫同样因为实在太臭了,抹杀已经不足以掩盖他在历史上的臭名,所以也被除忆失败。或者说他和前任及后任一样,是某种伟大的阴暗面,一种“成本”。

比如德国闪击苏联这件事,取得一系列奇迹般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清洗之后苏联军队里找不出几个懂军事的军官了。战争初期苏军成几十万的喊着“斯大林万岁”钻了德军的口袋。这无疑是一场军事灾难,导致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

对于斯大林而言,后面的胜利这个荣誉必须有,但是前期这个锅要有人背,叶若夫就是背锅侠之一……。

像叶若夫这样的例子在其他类似的国家也曾出现过,但是那个时期想要将所有的照片画报上的某个人都用手绘的方式去掉,工作量和难度都很大。

到了数字时代这个事情的难度似乎下降了。

在现代,一个人的组成部分,相当大的比重是“数字资产”,社交网络上的比特组成了一种数字记忆。想要抹杀一个人存在过的记录无非就是在服务器上删除一下。这件事比任何时期都变得简单……所以我们其实可以想象,在一个世纪后,我们的后代会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

其中一种就是我们今天留下的数据,里面有许多缺失和自相矛盾的叙事,而另一种很可能是存在于区块链上截然不同的历史。

这或许也是一种进步?

下期预告:《如果全世界股票暴涨,一定是普京怂了》

马基雅为钱

多少都是爱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jbzs/12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