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道德洁癖,请离慈善远点

道德洁癖,请离慈善远点



?提示:点击上方公益慈善论坛↑一起学行善!

来源:珠江晚报作者:刘义杰

原标题:区分做慈善与道德建设

年近50岁的邵建波,做了20多年的慈善事业,被称为“活雷锋”、全国爱心形象大使,但他也曾遭遇过索捐者将其母气得当场吐血昏迷的情况。因其高调或“匿名留下一面五星红旗”等慈善方式,而被人骂成“作秀狂人”时,他心中真的很难受。(11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一个人做了20多年慈善,却落不下一个好口实。好一点的嘴上骂一句“作秀狂人”,差一点的直接跑到人家家中“索捐”,真让人怀疑,做慈善都帮助了些什么人啊,这个社会还有救吗?

无可否认,真心理解慈善的人占绝大数,但挖苦慈善,用道德洁癖衡量慈善事业的人也不在少数。当年,新华都集团董事长陈发树将个人持有价值83亿元的有价证券捐出成立“新华都慈善基金”时,有人质疑是不是“巨骗”;牛根生、陈光标等等莫不是如此。不否认个别人在做慈善时有些做法不够理性,但正如冯小刚当年所说“这不是陈光标一个人的问题,现在是你不捐钱不慈善什么事也没有,一捐钱做慈善就挨骂遭质疑。捐少了说你抠门,捐多了说你显摆作秀。”

数据显示,我国只有1%的企业曾经参与慈善捐赠。中华慈善总会的捐赠物资中,近80%来自海外,只有20%来自内地。我国慈善事业不发达,有很大原因是慈善立法等存在欠缺,亟待完善。但比这个更重要的是,公众对待慈善的态度,说白了,没有一个好的慈善舆论环境,当民众对慈善普遍缺乏认知,那么,自然难以孵化出健全的慈善法律。

我国自古缺乏对慈善的认知,“一碗饭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不食嗟来之食”式的仇富心理都导致了人们对慈善事业充满了道德洁癖。道德洁癖的要求下,相当于鸡蛋里挑骨头,做慈善怎么说也有不是。可问题是,慈善事业和道德建设,在现代社会理念里,本就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百度词条里解释,慈善事业是一种有益于社会与人群的社会公益事业,是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一种必要的补充。换句话说,慈善事业实质上就是一种社会再分配的实现形式。如果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那么慈善事业就是物质文明建设。拿道德洁癖来衡量慈善事业是一种本末倒置。

明白了慈善事业的概念,就不难明白了做慈善的底线是什么,那就是做慈善只要符合法律法规即可。

很多人一方面认为富豪们为富不仁,另一方面又对做慈善的百般苛责,这种惯性的肇始就在于很多人将自己放在一个道德制高点上。一个社会的慈善事业不可能一下子就花团锦簇,果实累累。它需要一个成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慈善从事者可能存在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过于高调,也可能是有作秀成分,但在社会普遍冷漠,社会贫富差距亟需慈善事业调节的情况下,还是多一些鼓励和呵护,让其有发展和壮大的土壤。避免以德治国,也应避免以德治慈善。

公益慈善知识学习平台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上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jbzs/6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