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诱发病因 > 让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的人,关键的神经递质
让我们一起帮助更多的人,关键的神经递质
作者按:
最近,我一直有很大的愧疚感,看看群里的许多孩子和家庭正遭受着痛苦,而我明明拿着问题之门的钥匙,我却不能随便说。。。
这些问题很复杂,需要一整套组合拳,误操作后果很严重。所以必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审慎操作!最好的办法,是我写出来,大家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最为稳妥。
但,我也在经受折磨。我和大家一样是个苦哈哈的家长。。。写一篇文章,需要时间和精力。所以,捡重要的,容易的来吧。
孩子的这些身体力量、平衡感统、行为情绪、睡眠等问题,包括大人的所谓情绪和精神问题,都是有其肠道和生物学基础的,本文及后续的文章,能给您清晰的解释。而酪氨酸相关问题,是我们解决异常行为,睡眠问题的第一站。
“酪氨酸耗尽,多巴胺分解”,“酪氨酸耗尽,儿茶酚胺分解”(有的报告是,肾上腺素分解,一个意思)。
OAT(尿液有机酸)报告中,最经典的两项!几乎是我们这样孩子的标配!有一个关键的经验结论:这两项指标较好的孩子,状态也比较好!
没有专家,没有人知道其确切的缘由。我脸很大的说,我第一个指出其原因的!就是:
广义酵母菌,特别是真菌类酵母。因为我第一个指出,对氨基酸脱羧基作用产胺类,或者酵母菌有氧发酵产氨气。小肠初段酵母菌对氨基酸的破坏,就是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抗酵母之后,这一指标迅速改善,也可以迅速验证这一点。
酪氨酸的关键作用:
酪氨酸是生成去多巴胺、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的原料。
我们知道,胺类神经递质,基本是由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由“脱羧基作用”得到的。但酪氨酸脱羧基,得到的是一种伪神经递质:酪胺!酪胺就是酵母菌所产的主要毒素之一。(参考《奶酪是不是中国人的敌人》)
还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酪氨酸是一种非必须氨基酸,可以由苯丙氨酸生成。是的,但是苯丙氨酸能70-80%左右转化成酪氨酸,但食物中,我们更多的是直接摄入酪氨酸(酪蛋白),而不是苯丙氨酸。酪氨酸缺还是得酪氨酸补,它应该是“半必须氨基酸”!
苯丙氨酸,脱羧基是苯乙胺,有时也把它归类于伪神经递质或神经毒素。实际上,不完全是,取决于产生位置(大脑或者肠道菌)和吸收的量。
酪氨酸还是催产素、血管加压素、黑色素的关键原料。
催产素、血管加压素(也叫抗利尿激素、精氨酸加压素),两个被证明是可以让人产生亲密关系,增加血脑流量、脑供氧的作用。但用的时候一定参考《GABA,神经细胞膜电位,颅压、脑血流量等(增订)》。不一定您的孩子可以用。(这不是本文的关键,可以先略过)
黑色素,也是由酪氨酸生成的。黑色素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酪氨酸的一种储存,在特定的酪氨酸迅速消耗的情况,人可能突然变白。——这是我的一个发现。
关键物质解说:
多巴胺是肾上腺素的前体,都是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够扩张血管。前者是大脑中喜欢、愉悦、专注力的源泉,也是肌肉、运动的神经动作的驱动者。后者是一种救命的激素,紧张,血管加压,瞳孔放大等等,具体请自行百度。
苯乙胺,可以成十倍的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过量的话就是欢愉,过兴奋、异常行为(如自我刺激)、成瘾。它及它的类似物都是毒品,如摇头丸(一种自我刺激)。大脑少量的产生,就是爱情。肠道过量的产生(或摄入)就是毒品。
酪胺是肾上腺素的类似物,但没有相应的抑制作用,容易造成血压升高,血管过度扩张,严重偏头痛,孩子可能失控发汗嚎哭,脸通红或红一块白一块,严重可能危及生命。参见《奶酪是不是中国人的敌人》。
关键问题:
最核心的,影响孩子康复的是:酪氨酸的长期缺乏(吸收被阻断),体内存储不足,造成多巴胺的长期不足,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恶性循环。
肠道菌群阻断酪氨酸、苯丙氨酸的吸收,产毒素
脑血管扩张机制,大脑供氧,有赖于酪氨酸相关物质。酪氨酸不足是脑供氧不足的一个原因之一。
后两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讨论,主要讨论第一个问题。
请注意!酪氨酸等关键营养素的长期不足(包括储存不足)是这个病不能自愈的原因!这是理论新进展的核心!
多巴胺的最关键的功能是,驱动“多巴胺能神经元”——经常简化称为“胺能神经元”,可知其在胺能神经元中的重要性。这些神经元主要集中在大脑机能——如专注力、奖赏机制等,和肌肉控制,运动机能上。
多巴胺驱动人的肌肉运动!这些孩子,软懒散,我们曾经用过很多的办法,益生菌,抗酵母,排重金属等,有改善但并未完全解决。原因之一就是,多巴胺没有能自动补足!
人体缺乏多巴胺,对成人来讲,有个不安腿综合症:睡觉滚来滚去,严重的则入睡困难。睡觉时心情严重低落。严重时腿脚抽搐,不听使唤,或者腿脚乃至身体如注铅一般,鬼上身,有濒死感。越安静时(多巴胺分泌减少),越容易出问题。孩子来讲,则会乱踢腾,挣扎和崩溃。
注:软懒散,除了多巴胺等是主要原因以外,肌肉量,肌肉能量,以及细胞间信号传递等也起重要作用。在这个系列的文章中,我会帮大家一个一个解决上述问题。
一些相关的异常行为的解说
安静时突然的爆发
下午,晚上,安静时,入睡时,毫无征兆的突然的蹬腿,大哭,乱跳,挠人、崩溃等,这是多巴胺严重缺乏的,最直观的表现!此时孩子还能有力气崩溃,大一点的孩子,很多已经没有力量了。
睡觉不安稳,滚来滚去,按表走
不安腿综合症,也就是多巴胺缺乏。这与前面一个是同一个病。只不过症状轻一些而已。需要注意的是,医院大夫开的这个病的药,一般都不能用,可能成瘾,小孩不能用,治标不治本!
软懒,让做什么,扶着抓着还不做。看见喜欢的,一溜烟跑了,什么都能干。(所谓的强化物)
多巴胺水平低。看见喜欢的,仅有的多巴胺迅速释放,人就有劲了。这不就是家长老师常说的:孩子能力是有的,就是不配合。。。由前面的推理可以看出:这实际就是一种病态。且不要妄想短时间自愈(基本只会恶化)。
刻板,兴趣单一,简单
身体能力差,伴随多巴胺水平低。发展新的兴趣,需要身体机能的支持,否则,基本都是挫败感。建立不起正向的奖惩机制,也就没有多巴胺释放。另一方面,多巴胺量有限,难以建立较长时间的专注,难以支撑较多的复杂的多系统运动,难以支撑特别耗能的大脑思考,因此只玩自己会玩的最简单的。
自我刺激和异常行为
转圈,抖手,跳跳等,很多情况不是问题,很多情况是伪神经递质的原因。有一类型,就是苯乙胺或类似物过多的情况,刺激过多的多巴胺集中释放,并形成特殊成瘾行为。类似于摇头丸,特定的动作,更加刺激多巴胺的释放,成瘾。
肠道菌群产生过多的伪神经递质,尤其是苯乙胺及类似物质,是这一类型问题的根本原因。
怎么办?
首先,必须补足酪氨酸。(当然处理这个病,光补酪氨酸,远远不够。参看《新年,更扎实的理论,希望可期!》。其它的关键营养素的补充得等后续的文章,和新疗法)
其次,排除相关的遗传代谢问题。
在苯丙氨酸、酪氨酸、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以及催产素、血管加压素、黑色素生成转化,酪氨酸等的存储,等问题。这些转化机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酶类,辅酶(如VB6,VB2等)等,有出现遗传问题的可能。
最有名的是苯丙酮血症(尿症),也就是苯丙氨酸转酪氨酸的酶的缺乏症。这并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其它的几个神经递质的话,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会极其严重。
对于催产素、加压素等相关遗传问题,重要性未知,但可以后天补充,是可以解决的。
由于多数问题比较严重,存活都成问题。可以想见,遗传问题的可能性极低。而其它不那么严重的遗传问题则有办法处理。这些交给儿科(遗传代谢)大夫,我们不做更深的讨论。
还得,处理肠道酵母菌,尤其是真菌类酵母,尤其是念珠菌类
参看《念珠菌等不处理,孩子不会好》
最起码,小肠初段的念珠菌等,广义酵母菌是应被处理掉的。为补充酪氨酸等营养提供前提。
然后,小肠后段也是不可忽视的。因为相当多的情况,我们希望一些营养能够”缓释“,不要让有效物质,比如多巴胺,形成过高的浓度。过高的浓度,可能对人体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基于这个原因,我们希望肠道,至少是小肠应该是相对“干净”的,当“缓释的”营养到达小肠后段时,不要让坏菌等把营养物质转换成了毒素,如酪胺等。干净则更安全一点。
可以看出,小肠后段的处理,并不是强求的。但,您得把握住孩子的肠道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