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预防治疗 > 弑母原因吴谢宇案人,危险的绳子
弑母原因吴谢宇案人,危险的绳子
转自没药花园(本文14,字)
本文是基于此前发过的关于本案的《内情一》和《内情二》的讨论。
第一篇的链接:北大弑母案独家内幕(一):婚外情
第二篇的链接:吴谢宇案完整时间线
我会基于那些信息,回答一下以下问题。
为什么说本案不是高智商犯罪或者完美犯罪?
吴在发短信给舅舅前的半年中,为何不逃亡海外?
吴为什么不分尸?
吴为什么要在年年底给他和母亲订一系列火车票?
吴为什么弑母?
01
不少人把本案称为完美犯罪或者高智商犯罪。但它到底是吗?
:不是。
先说说完美犯罪。
我在年《头顶烈日,站在黑暗中?》一篇写过,如果他能分尸成功,并且后续一系列事情处理好,那么可能根本没人发现谢天琴去世,也无案可查。如此一来,自然可以说是完美犯罪。
但我这么说的前提是“如果”。事实上,他并没有处理好这些事。
什么是完美犯罪?现实中有吗?
首先,现实中几乎很难找到完美犯罪的案例。一起完美犯罪,旁人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人死了,或,无法判断是不是他杀,或,无法判断凶手是谁。
所以,如果现实中存在完美犯罪,代表了没有侦破。除非某天罪犯自己主动坦白,否则旁人对作案经过也一无所知。
那种把作案经过都描绘清楚的完美犯罪只能在小说里瞻仰一下了。
从犯罪的完成度来说,最高级别是:
A死了,B是凶手,但永远没人发现尸体以及犯罪的存在,至多只能报失踪。
A死了,B是凶手,尸体发现了,但警方找不到他杀/犯罪的痕迹,以自杀或者意外结案。
A死了,B是凶手,警方找到尸体了,也认定谋杀,但从头到尾都没有怀疑B。
如果不是流蹿作案、随机作案,要做到这一级别是极难的,不仅需要完全抹去证据,还需要掩藏动机、利益相关,以及很强的心理素质和表演天赋。
第二级别的犯罪:
A死了,B是凶手,警方怀疑B,甚至大家都知道是B干的,但没有证据定罪。譬如B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或,B没有留下任何线索。
哪怕检方把案子弄上了法庭,B也会因证据不足而脱罪。
(前提是,B的心理素质强,能扛得住审讯。)
我认为只有那些在遇到很强的侦破力量时依然能成功的第一和第二类,才能算得上成功犯罪。
第三级别的犯罪:
A死了,B是凶手,警方怀疑B,也掌握了大量证据,但B跑了……
第四级别的犯罪:
A死了,B是凶手,警方怀疑B,也掌握了大量证据,B很快被抓。
吴谢宇大概只能算第三类,和完美犯罪完全搭不上边。
那么本案算高智商犯罪吗?年我采访了上海的冰柜藏尸案,凶手朱晓东目前已被判死刑。以前写过的报道可读《冷血动物》
虽然吴谢宇和朱晓东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但两者在作案手法上却极为相似。
一,两人都是预谋杀害身边没有防备的、信任自己的亲近之人,一个是妻子,一个是母亲。
二,两人都采用在家中(亦是犯罪现场)长期藏匿尸体的办法。一个是藏在冰柜中三个多月;一个是直接放在床上,用保鲜膜和活性炭等除味,长达六个月。
三,两人网购作案工具,留下证据。朱晓东网购冰柜,而吴谢宇通过支付宝34次购买活性炭,19次购买塑料膜、防水布、墙壁贴纸、真空压缩袋等,以及摄像头……
四,两人都曾在藏尸现场安装摄像头,以便随时随地监控尸体是否被人发现。
五,两人都在杀人后以死者的名义筹钱。朱晓东是用妻子的账号在网上进行多笔贷款,而吴谢宇则是向母亲的亲朋好友借钱。
六,两人都曾冒充当事人和其他人保持联系,拖延案件被发现。朱晓东冒充妻子给妻子的家人发短信、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