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预防治疗 > 一部电影改变六亿女性命运别以信仰名义抹杀

一部电影改变六亿女性命运别以信仰名义抹杀



年11月,我去参访印度恒河,为了表达对这条世界著名“圣河”的尊敬,当天我穿了一套长白衫,外披一袭淡雅白长裙,一路走来可谓小心呵护。

在距离瓦拉纳西多公里时,大巴停了下来,印度司机告诉我们不远处是公共厕所,让我们尽情下车解手。

解手,当然是件痛快的小事,我们一行穿过丛林,走向一间隐蔽的公共厕所,一路笑谈印度人是否喜欢把高级厕所盖在“山穷水尽疑无路”之处。

结果走近,大家全傻眼,没有标识说明哪边“男厕”哪边“女厕”;没有门、没有纸、没有洗手盆;更糟的是,我一手捏着鼻子,一手提着长裙边角,妄想走进去时,发现根本无处下脚,污泥浊水,蛆虫满地,不堪入目......

我们一行人很快退了出来,除了几位男士,女士无一人成功入厕。

返回巴士,追问领队,答下一个厕所遥不知所踪,而且即使找到,异蛆同工,除非憋到瓦拉纳西宾馆。

无奈,我和几位有内急的人再次返回,天为茅,地为坑,完成了我成人以来第一次露天解手。

期间,我们都怒骂一个小小厕所揭示出这个宗教国家的黑暗。骂完,上车,去圣河......

而一年后,印度上映了这么一部电影——《厕所英雄》,改编自一个“无厕所,便离婚”的真实爱情故事,它不仅创下印度电影最高口碑,而且直接改变了印度六亿女性的生存现状。

《厕所英雄》仅仅说了一个厕所故事?不,它直指千年宗教信仰;

《厕所英雄》仅仅批了一个宗教问题?不,它问罪千年文明的幕后黑手;

《厕所英雄》是一个女权主义影片?不,它是关于一对夫妇之爱的影片,只是这对勇敢夫妇的爱,对抗了整个黑暗世界。

6月8号,我走进影院,观看了这部刚刚在我国上映的《厕所英雄》。它让我再次忆起圣河外公里处咒骂的那次野外如厕,只是看完这位英雄,我只能反躬自责,整部影片完美向我昭示了一句名言:

“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燃起一支明烛。”

谨以下文献给燃起那支明烛的真实事件制造者——安妮塔纳利夫妇,谨以下文鞭策像我一样只知道“咒骂”却不知“爱”的文明卫道士。

《厕所英雄》精彩预告

01

你看见的,是黑暗还是文明?

“无厕所,便离婚”,有这么夸张吗?

影片中,新娘贾耶在嫁到丈夫凯沙夫家的第一天晚上,发现丈夫家没有厕所,于是提出“造厕所,不然回娘家”,而这引发了一场婚姻危机,继而波及整个印度的信仰危机、文化危机。

怎么会这么严重?

因为在印度家庭中,没有厕所才是正常的。

印度12亿人口,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可以用上卫生措施,而厕所在全国的覆盖率不及50%,导致一半人口不得不户外解手,整个印度就是一个大型露天厕所。

做为一个“现代文明中国人”,你会不由自主下结论说:“太暗黑、太落后、太愚昧”了,是不是?

但是,错了,你批判的“黑暗”恰恰是印度人信奉的“文明”,是至高无上的“洁净”!

在印度,进入寺庙等宗教场所,必须脱掉最脏污的鞋子,因为洁癖;隔空倒水喝,不接触别人可能留在杯上的唾液,因为洁癖;吃饭用手,因为洁癖......

那么,可想而知,厕所,那个飘荡着最臭味道的地方,那个充斥着各种排泄物的地方,怎么能允许进入供奉着神灵的家门,怎么能允许玷污自己高尚的身心?

相反,印度人认为,露天大小便才是最“洁净”的:在一片自由的天地中,选择一片钟意场所,呼吸着新鲜空气,欣赏着绿树蓝天,将污浊之物排泄干净,然后一身轻的离开......这难道不是最文明的象征?

所以,在印度人眼里,什么人才需要建厕所?

那些没有广袤天地、没有新鲜空气、不懂“洁净文明”的——城里人、外国人!(你我便是!)

可是,如此洁净、高尚的“文明”带来一个问题:

男人尚且可以就地解决,女人怎么办?

于是,在这个文明的国家,出现了一个“妇女联合会”,干什么?

每天早上凌晨四点,组织妇女成群结队去野外大便。

为什么凌晨四点?因为上厕所是不洁净的,必须乘着夜色偷偷摸摸进行,尤其是女人;

为什么成群结队?因为在印度一个女人半夜出门是很危险的,可能遭遇抢劫,甚至强奸;

白天内急怎么办?憋着,渐渐养成一个良好习惯——一天一次,准点开始,迅速完成。

遇到车灯怎么办?确实会遇着一些印度男人,专干这样的事,那么女人迅速盖起头巾,因为即使让你看见下体,也不能让你知道我是谁!

女主角贾耶受过高等教育,出生家庭里便有厕所,让她如何忍受在凌晨四点随着“妇女联合会”去野外大便?于是,有了后来“无厕所,便离婚”的真实闹剧。

这太可笑了,不是吗?对于一个现代文明都市人,你我不禁要放声耻笑这场“无厕所,便离婚”的闹剧。

可是,别忘了,中国人,我们距离那“无小脚,便离婚”的时代,相去不过百年;我们距离那“无八股,便无官”的时代,相去不过百年;

而如今,我们依旧身处“无房车,便单身”的时代,我们依旧身处“无阴阳合同,便罢演”的时代。

我们的时代依旧有着许多“黑暗”,只是这些“黑暗”在被照见以前,我们都自以为那是“光明”罢了。

历史巨轮滚滚向前,我们耻笑前人的黑暗是那么容易,看见自己身处的黑暗却难之又难,而历史上那些改变文明轨迹的英雄,正是能够看见我们看不见的黑暗。

而这个最难得的“看见”,才是“改变”的第一步。

厕所英雄——凯沙夫,因为对妻子贾耶的爱,让他看见了这以“文明”的名义笼罩住整个印度的“黑暗”,但接下来,他没有想到的是:要想改变,你就得对抗全世界!

02

黑暗的幕后,是神还是人?

当凯沙夫决定为妻子建造一个“厕所”时,他才知道,这一“改变”有多难,他要对抗的世界有多复杂:

父亲:

和其他所有印度家族一样,凯沙夫的父亲在家里有绝对权威,他可以自己蹲在墙角尿尿,却不能允许儿子凯沙夫为了一个女人盖一间自利利他的厕所;

更重要的是,凯沙夫的父亲是一个印度教徒,他供奉印度教神灵,信奉“洁净”信仰,他坚守教条,他甚至连吃饭时都不能听到“厕所”两个字,那会让他吃不下去饭,所以他“绝不让污秽进入我的家”,他告诉凯沙夫:你可以不信教,但绝不可以玷污我的宗教信仰!

村委会:

父亲不同意,凯沙夫求助村委会,在村里盖一间公共厕所也行。

村民全体会议召开了,可是大家怎么说?

村委:“为什么要建厕所,为什么不能坚守我们的传统文化?你想让我们成为外国文化的奴隶吗?”

村民(男):“凯沙夫,你搞不定自己老婆,别让整个村子丢脸。”

村民(女):“我们不需要厕所,我们有妇女联合会。”

村长:“凯沙夫,你忘了千百年祖宗怎么教你的?你忘了神灵怎么告诉你的?”

尽管凯沙夫可以面对全村人民怒斥村长:“你在以你的方式解读宗教,是你的宗教,不是我的宗教!”

但结果是,村里不能盖公厕!

政府:

村里不同意,凯沙夫找到了政府,因为妻子贾耶在网上发现:“政府早就拨款造厕所,但这批款项不知所踪。”(这也是基于事实,印度总理莫迪曾于年拨款开展“印度清洁运动”。)

结果,政府要员拿起照片,怎么对凯沙夫说?

“政府是要建厕所,是印度人民不接受!你看,所有要建厕所的地点都被人民改成了‘裁缝铺子’、‘理发店’,就连你自己家里,政府修建了排污管道,但连接管道与马桶的活却要每个家庭自己干,人民干了吗?统统不干!”

尽管凯沙夫怒斥政府要员“你们只干了一半的活,却并没有干另一半的话——教育人民。”

但结果是,政府就这样,你能咋地?

女人:

父亲不同意、村委不通过、政府不作为,这所有一切让凯沙夫明白:只要“建厕所”还只是个案,就没人管,没人理!

他必须去呼吁民众,他和贾耶想到了最受“洁净”之苦的——女人!

但是,女人们是怎么说的呢?

奶奶找到了贾耶,劝她放弃:“我们是女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妥协。”妥协,是印度女性的传统美德。

母亲找到了贾耶,劝她放弃:“凯沙夫是爱你的,别让丈夫家脸面无存。”脸面,是女性要为男性挣回来的。

女人们找到了贾耶,劝她放弃:“你就是受教育太多了,连丈夫都管不好你,还是加入我们妇女联合会吧。”教育,居然成了贾耶应该放弃的东西。

在法院的门口,当电视台记者问贾耶“你认为谁该为你的离婚负责,是宗教还是传统文化?”

贾耶答:是那群明天凌晨四点还将结群出发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是自己的敌人。习惯了黑暗的人,光明只会刺瞎她们的双眼。

凯沙夫对抗的到底是什么?

是被一帮只为利己的精英分子扭曲的千年宗教信仰;

是为一帮只为利己的男性统治者建构的千年传统文化;

是一个个已经腐蚀掉现代人民脑袋的陈旧观念;

是一个个已经习惯于被压抑女性的奴隶心态。

所以,凯沙夫确实在对抗全世界。

每一位改变文明轨迹的英雄,在一段时间内,都要对抗整个黑暗世界。

但问题是,那个黑暗的幕后,是神吗?

不,恰恰是我们人类自己。

是我们以“信仰”、“道德”、“文明”的名义抹杀了那“生而为人”的基本权利;

是我们以“国家”、“和平”、“自由”的名义建构出一个“人吃人”的不平等社会;

到了最后,终究是我们自己去承担这些恶果,不是女人,便是男人,与神无关。

03

人的觉醒,靠说教还是靠爱?

看见黑暗需要智慧,冲破黑暗需要勇气,智慧和勇气兼备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

但平凡的凯沙夫(现实事件中的丈夫叫纳利)有这些吗?

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出生在一个印度农村,他从没想要对抗全世界的,他那么孝顺,那么听天由命,他甚至愿意听从父亲的安排(父亲算了他的出生时辰不太好,只能娶牛为妻,或者娶有两个拇指的人为妻),于是在贾耶之前,他娶了头母牛为妻。

但是,他却成了改变6亿女性命运的英雄,凭什么?

凭一份真爱。

凯沙夫深爱贾耶。

因为深爱,他能体会妻子半夜出门露天解手的痛苦;

因为深爱,他能感受妻子拒绝妥协背后的那份自尊;

因为深爱,他能理解妻子以离婚为代价坚守的那份平等。

试想,如果像绝大部分人一样,凯沙夫听从了“祖辈权威”的说教,他会怎样?

他会拒绝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进门,即使爱到死去活来。

如果凯沙夫听从了“传统文明”的说教,他会怎样?

他会怒斥一个要厕所的妻子,不懂得“相夫教子”,不懂“夫唱妇随”。

如果凯沙夫听从“宗教信仰”的说教,他会怎样?

他会有权暴打一个要平等的妻子,用拳头教你学会“洁净文明”,用暴力告诉你什么是“男女平等”。

世界上99%的人都在听从权威与说教,但凯沙夫就是凯沙夫,他选择了倾听妻子内心的声音,他选择坚守两人真挚的爱。

同样来自印度,享誉世界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说:

“真爱是不可知的,只有当已知被了解和超越,爱才能被领悟到。

单单这样的爱就能改变混乱和冲突,而制度、或左或右的理论却不能。”

——选自《生命之书:天克里希那穆提禅修》

这样的爱全世界稀缺,唯有这样的爱,可以让我的心灵冲破一切束缚,走进你的心灵。

正是这样的爱,唤醒黑暗里一个个被奴役的你我,赋予我们看见黑暗的智慧和冲破黑暗的勇气,让“人”可以成为“人”。

影片的最后,是亿万印度女性的自我觉醒,她们走向丈夫、走向法院、走向政府,宣称:无厕所,便离婚!

觉醒,向来不是靠说教,靠的,是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爱;

觉醒,向来不能靠别人,靠的,只能是自己。

你身处哪里?光明还是黑暗?

你在咒骂这个“无房车,便离婚”的时代吗?

你在咒骂这个“无阴阳合同,

便罢演”的时代吗?

当一个自称现代文明国家中的人民,

至今仍然在讨论

“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精神”时,

我们是否该反躬自省了?

与其咒骂黑暗,不如点燃一支明烛。

与其仰望别人,不如做时代的英雄!

想和我一起“不一样的角度”看电影吗?

来吧,说出那深深影响你的电影名字;

分享你久久忘不掉的电影情节;

发现你独一无二的人生大戏。

约吗?开聊!

禅说电影群·扫码入群

本文作者:素说。原江苏卫视制片人,现独立自媒体人。出版图书《幸福就像如来掌》,全平台文章阅读量超过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yfzl/123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