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预防治疗 > 没有容易赚的钱,除非你是哈里王子
没有容易赚的钱,除非你是哈里王子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看的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60310/4784646.html
最近翻译很红,朋友Kate也接了个大单,一个人肯定干不过来,她就叫了几个信得过的朋友一起干,每人分包一点。
我本来觉得人到中年,可以游手好闲。但禁不住Kate的鼓动,加上吃喝玩乐我也就对玩有点兴趣,但正值疫情旅游也受限,就想着,好吧,玩一玩。
这一玩,我感觉自己一下老了十岁。
如今干活,核心内容以外的东西太多,会要你的命。比如我一个朋友写了篇小说,出版社已决定出版,但希望她做一些音频啥的多渠道推广。所以,写个小说花三年,做音频又是大半年,非常磨人。
翻译也是一样。因为是一个团队,Kate就建了一个工作群,专门发布各种要求。群里不许讨论,也不用回复。这无疑是英明之举,因为讨论容易七嘴八舌,要求就找不到了。
甲方的要求多到令人发指,细致到全角半角标点符号。比如,英文里的省略号是三个点,中文是六个点,用哪个?英文里的动物都用他或她,中文怎么办?片名要不要翻?怎么翻?而且这是团队活,人名、片名得统一。那怎么统一?
这些现在说起来很简单,但实施过程中不断反复,甲方也没想好,手机就不停地在响。
我是有职业精神的。赚钱嘛,甲方就是爸爸,他要什么,我给什么,合理范围内绝无二话。
问题是,群里很多信息我压根看不懂。什么KNP,什么Badass,都是什么鬼,看得人直发晕。天晓得,我连Execl都没用过。
偏偏那几天翻墙软件不给力,老上不去。那什么KNP都要用谷歌账号登录,在线进行。我很抓狂,又不好意思问,就安慰自己说,船到桥头自然直,遇到问题再说吧。
Kate是个好队长,见我许久不发声,彷佛了解我的心思,立刻录了操作视频给我,还把她的翻墙号借我用。
但我还是不放心,觉得我这个落后分子不能占用她太多精力,就又拉了一个懂电脑的朋友进来,跟Kate说,他英文很好,听一场拜登记者会没问题。结果这哥们忙得不得了,根本没时间管我,还拉后腿。这是后话。
我们先做了一个测试,看看一天能干多少活,工作量到底有多大。
首批活干完,我累得腰酸背痛,直接去做了推拿。其中一大半精力都用在了格式上。这让我很崩溃,就想着不干了。
但Kate一番话让我的请辞令又缩了回去。
Kate是一个非常注重信誉的人,她作为领头人,对自己团队的质量把关很严。她把每个人的工作都细细看了一遍(老实说,我把自己的重新看一遍都头疼),然后,所有人都被她吊打了,除我之外。
也许我是新人,她对我格外客气,没把我的退回来重做,她自己默默帮我改了几个格式问题。
她还说,目前团队里我是唯一一个可以完全放手的。
我诚惶诚恐。怀疑她感受到了我的退意才这么说。我一个业余选手,很多技术问题还没搞清楚,都甩给Kate了。但Kate很大度,说你别着急,把核心内容做好就好了,其它慢慢来。
她还打趣我说,你连Execl都不会,还能活得这么滋润,实在命好。
但我介绍的那个朋友就没那么好命,被Kate退稿了。他改了一版,她还是不满意,对我说,这都什么中文。我赶紧熄火说,我来校对。毕竟,这是我介绍的人,我得负责。花了一天时间校对好发过去,Kate总算满意了。
对我说,“看了你修改后的版本,要是我们队伍都有你这个水平,那我们可以组建业内最强简体翻译团队了。”
得到肯定我自是有点得意,但更多是松了口气。
另一边朋友则对我抱怨说,那Kate说话跟你一模一样。言下之意,我们女人都凶得不得了。
我很想说,谁让你没做好呢,你以为赚钱那么容易,叫你来开派对的吗?
我把我修改过的版本发给他,让他对照看看。也不知道他看了没有,也许心里会嘀咕,女人真难搞。
其实人有所长尺有所短,我知道他的英文比我好,但中文差点意思。而我和Kate对书面文字都有洁癖,忍受不了啰嗦和颠三倒四。
所以,翻译不仅仅是翻译,它测试的是你的英文、你的中文、还有你的技术能力。我这朋友中文不行,而我电脑技术不行,都是瘸子。
有人说,现在60%的中译本都不值一读,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一些人会把Mencius(孟子)翻成门修斯,把ChiangKai-Shek(蒋介石)翻成常凯申,叫人莫名其妙一头雾水。
但是,翻译这么高文化含量的活,你却只肯把他当廉价劳力使,哪来的高质量呢?真正的高手都不愿干这活,因为太苦太累。
不同语言中间其实是隔着山的,有天然的、不可逾越的障碍。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能尽量靠近它本意。
比如Liberal,我们现在简单把它翻成“自由”,它的确有无拘无束的意思,所以翻自由也对,但其实“开明”也许更接近些。
很多词就是描述一种概念,文化里没有这个概念,就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又比如“逻辑”,中文里以前没有逻辑思维这个概念,所以当时严复就直接把logic音译了。诸如此类的还有“幽默”等。翻译的难就难在这里。
当然,现场翻译就更难了。最近,“中国人不吃这一套”成了网红句子。
我几个朋友听了张京的翻法(ThisisnotthewaytodealwithChinesepeople),讨论怎么翻才更有力,最后,WeChinesedontbuyit!胜出。
回到Kate。为了团队更有效率地工作,Kate这个团队队长背后做了不少工作,提高并简化了KNP的搜索功能。在她的技术支持下,我慢慢把那些东西都搞明白了。期间几度想放弃,但一想到不断学习也许可以减少老年痴呆机率,竟也坚持了下来。
有一天,Kate跟我说,别的团队都垮了,干不下去了。唯有我们,一个退稿都没有。
我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