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预防治疗 > 关于背包客的九个残酷真相
关于背包客的九个残酷真相
原文作者:JAMESFRAZIERGARLAND
做一名浪迹天涯、自由自在的背包客?听起来很美,但你做好接受这些残酷真相的心理准备了吗?
1、你的人生以24小时为单位
计划?日程?那是什么东西?不确定性是你的最好朋友,随遇而安是你的处事方式。这不是坏事,但长此以往,你可能会丧失制定长期人生规划的能力。即便你有意制定一个比较长期的计划,但潜意识的某个角落,你会暗暗期待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出现——万一突然有人邀请你登上游艇然后去横跨大西洋呢?你的未来永远是不定数,所以,如果你连自己五天之后会在哪里都不能确定,那就甭惦记什么人生五年规划了吧。
2、你的简历不忍卒读
如果你一打开电脑就忍不住去刷穷游、沙发客这样的网站,那可以想象,你将很难维持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旦银行账户里有点积蓄,你的脚就会发痒,跃跃欲试想马上辞职踏上旅程。所以你的简历上出现最多的,恐怕就是诸如在青年旅社打杂、农场采摘水果或在酒吧调酒这样的履历。相信我,擅长疏通水管什么的,不会让你的简历更好看。选择了背包客的生活,也就选择了非常有限的工作机会,更别说什么遥不可及的事业了。
3、你被主流社会认为是“精神迷茫”
回答诸如“你住在哪里”这种平常不过的问题,都会让你挠头不已。你不是无家可归,但是却没有一个永久地址,少数背包客拥有固定住所,但在常年外出游荡的状态下,如何维护你的公寓,比如按时加纳各种管理费用等,可是个难题。不管怎样,主流社会都会认为你多少有些“疯疯癫癫”的不大正常。当然,你可以选择无视这些人的冷眼和质疑,你可以选择按照自己喜欢的拍子打出人生节奏,你可以选择我行我素不走寻常路。你也许彷徨,但绝非自暴自弃。再说了,没有“迷茫”,哪儿来的惊喜呢?
4、你被等同于一事无成的流浪者
背包旅行的经历会让你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元,随之而来的,你会发现自己对于“成功”的定义也背离了传统,你引以为傲的特长,比如潜水、冲浪、徒步和野外生存技巧、还有旅行中常常需要的以物易物诀窍等,在很多人眼里根本不是个正经事儿。背包客和流浪者之间的界限有时候仅在一线之间,两者的区别是,你是否主动地选择了这样居无定所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探索世界是你的终极目标,但被很多人误解为一无是处的流浪汉,也是你需要承担的代价。
5、你的人生充满告别
在路上,意味着经常会在说“你好”后不久就说“再见”。月复一月甚至周复一周地从零开始跟不同的陌生人相处,可是件不大容易习惯的事情。每当结识到一位新朋友,哪怕你们再相见恨晚,但你心里清楚,也许就在明天,你们就要分道扬镳,各自踏上旅程,然后再无相见之日。久而久之,你会习惯性地保留感情投入,跟人的交往点到即止。因此,对于背包客来说,相识多年还能保持联系的老友,少而又少。
6、你五行缺“圈子”
有一位叫马斯洛(Maslow)的大贤曾发表过一个理论,描述人类需要满足的五个层次需求,五个层次呈金字塔结构,从下至上分别是生理需求(basicneeds)、安全需求(safetyneeds)、社交需求(socialneeds)、尊重需求(esteemneeds)和最顶端的自我实现需求(self-actualizationneeds)。没有第三级,也就是熟悉而相对稳定的社交圈子,你就没办法爬到这座金字塔的最高处。渐渐地,你开始给那些跟你形影不离的物品起名字,比如把滑板叫伍迪、把照明头顶叫卢茨,而你的帆布鞋名叫多萝西,跟你说,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7、爱情对你而言是奢望
这就是浪迹天涯的终极代价。除非你已经找到了跟你同甘共苦的人生伴侣,否则在漫长的路途中,你都会是个孤独的存在,至少你会时常感觉到孤独。在旅行中,爱情会迅猛而至,但很快,你就知道内心对行走的渴望,早晚压过建立稳定生活的向往。如果你点儿正得要命,也许能在旅行中碰到志同道合的“真命天子(女)”,然后携手并肩看日出日落看星星月亮,但在“美梦”变成现实前,你最好习惯孤独。
8、你缺少干净的换洗衣服
这事听着似乎没什么大不了,但确实会让洁癖患者抓狂。在夜间长途大巴上可没有让你换衣服的私密空间;路过的加油站卫生间很可能恶臭不堪,你一秒钟都不想多呆,别说在里面“整理内务”;又或者赶上天气冷得冻死人,你实在不想把衣服脱下来,哪怕只是换洗一下……当你成为一名背包客,“干净”的标准会一降再降。
9、你会上瘾!
浪迹天涯一段时间后,“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就愈发难以接受——每天例行公事的生活,跟行走在路上时层出不穷的兴奋、刺激和自由自在相比,简直无法忍受。你会茶饭不思,上了瘾一般一心只想跑出去野。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只有定期的心理治疗才能缓解你的“旅行综合征”。
译:使徒
新浪微博:
谷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