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预防治疗 > 喜欢干净,就是洁癖吗
喜欢干净,就是洁癖吗
喜欢干净、经常清洁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如果干净过分,就是洁癖了。洁癖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交往,它还使人出现心理焦虑等症状。
有洁癖的人常常会说,我就是太爱干净了,我们也会说有洁癖的人是爱干净。实际上洁癖也是一种强迫,大多人因为不接纳自己这一行为,痛苦感会明显增加;若接纳自己这一行为,痛苦感就会降低很多。
晓禹小时因吃没有洗过的水果,拉肚子了,上吐下泻闹了好几天,给晓禹留下了很深的创伤。事后爸爸告诉他果皮有很多的细菌,如果不洗干净就吃会得病。从那以后,晓禹无论是吃水果还是蔬菜,都要泡3个小时以上才放心。
晓禹自述,也知道不用洗那么久,可是一想到万一会吐,就会很难受,只有把水果蔬菜泡很久才会安心,不然,就会闹肚子。
上述来访者的反复洗水果行为,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保证健康,但感觉上必须要通过这一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焦虑,通过行为,仪式性的完成了对内心的安抚。用行为去消除心理上的不安,这俨然是很难有效的,所以洗几十次、几百次,感觉筋疲力尽依然很难完全踏实。
为什么会得洁癖
洁癖,很大部分原因来自遗传,病人中有七成具有强迫性人格,这是洁癖的内在心理基础。
外在的来自遗传社会心理因素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有些人在强迫性人格的基础上,逐渐出现洁癖的症状,一些人是在外界的不良刺激下诱发洁癖,包括长期的精神紧张,如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加重了责任,工作过分紧张,要求过分严格,或者处境不顺利,常担心发生意外等;此外还有严重的精神创伤,如近亲死亡、突然惊吓、严重的意外事故、濒于灾难性的破产等。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教育对诱发或加重洁癖有着重要作用。有些患者的父母具有强迫性人格,对患者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患者所受的家庭教育较严格、古板、甚至有些冷酷,于是患者谨小慎微、优柔寡断、过分琐碎细致,与人交往中过分古板、固执,缺乏人情味及灵活性。
他们在生活上也过分强求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卫生习惯,一切务求井井有条,稍一改变就焦虑不安。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卫生要求过高过严,逼着孩子反复洗手。这种强烈的暗示作用,对那些具有神经质倾向、敏感内向的孩子影响更大。
喜爱干净,就是洁癖吗?
有些人洗手,每次都洗到胳膊肘,用香皂洗2次,但是不到两三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也不是洁癖。
有些做服务性行业的人,例如护士每天接触的人很多,平时经常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就不算洁癖,因为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这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如果是单纯的爱干净,在不影响正常生活、正常工作的前提下也不能称之为洁癖。
当洁癖影响你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角色时,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敢碰,被子也不敢接触,连班都上不了了,那这就是一种心理障碍,就是洁癖了。
如何缓解,洁癖带来的焦虑?
洁癖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都是非常痛苦,如何缓解这种症状,是他们最想摆脱却又最难以实现的目标。洁癖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既然洁癖患者大多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那么缓解他们焦虑情绪应该是治疗的关键。
保定市世纪阳光心理咨询中心李军旗博士指出,要帮助患者分析洁癖行为产生的情境、原因,找出他到底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同时,也要知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时,会让症状表现突出。当患者重新认知这些事情之后,才有可能真正缓解他们心中的焦虑和不安。
针对此心理问题,李军旗博士表示,患者大都需要3个月甚至更久的心理治疗,并且根据个人的情况、症状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保定市世纪阳光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世纪阳光
联系电话80
3楼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白癜风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