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穿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暗

庞统临死前,终于看穿刘备真面目宴席上暗



东汉末期,属于汉朝统治下的中原情势一片危急,汉朝接连几代年轻昏庸的天子无法挽回汉朝的颓势,只能坐视天下狼烟并起。在这个时期,天下涌现出无数人中龙凤英雄豪杰。

他们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在乱世中求得一席之地,也在青史上留下一页之名。在这些英雄豪杰中,最受人欢迎的莫过于是蜀汉阵营的诸葛亮了。

他拥有不世之才,多智近乎妖,甚至以一己之力辅助刘备打下了蜀汉江山,留下了“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传奇,但是在同时期还有一位和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他的遭遇却也没有诸葛亮这么幸运。

庞统虽然和诸葛亮一样投到了刘备门下,他却在和刘备的相处中敏锐地察觉到了刘备的真面目,可惜那时他已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只能在一场宴席上暗示好友魏延,可惜魏延没懂,否则的话,他说不定能逃过一场杀身之祸。

凤雏先生

庞统能够与诸葛亮齐名,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他虽然长相普通甚至是丑陋,却是个才华横溢之辈,他从年轻时起便跟随大儒读书,凭借着出众的天赋很快就顺利出师,投入到了东汉末年的谋士战场之中。

不过那时正值乱世,中原上的诸侯势力数不胜数,各方的人才也对虚弱的朝廷彻底失望,转而投奔上了这些诸侯,希望能在他们的手底下发挥才能,博一个从龙之功从而名流青史,所以庞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但是庞统可不是什么普通人,他可是和卧龙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先生,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去拜访过东汉末年最有名的文人相士司马徽。

这个人不仅才气过人还有一手出众的相面之术,那时的不少才子都是经他之口名扬天下的,因此有不少人会为了扬名前去拜访他。但是庞统可不像这些一心只想走后门的人一样,他打动司马徽的乃是自己的出众才华。

据说他和司马徽一见如故,两人坐在柳树下相谈甚欢,对天下的局势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剖析,庞统的言论让司马徽极为赞赏,宣称整个南方的文人没有哪一个能与他相比的。

有了司马徽这个大佬的担保之后,庞统就此名扬天下,文人们争先恐后地和他交往,他的才华也逐渐传遍了整个天下,当时另一个相人甚准的襄阳庞德公和他有来往,认为他和诸葛亮一样有经世之才,于是给他们组了一个卧龙凤雏的组合。

虽然属于同一组合,诸葛亮和庞统却没什么交情,他早年就投奔了刘备,一心复兴汉室,庞统却因为当时以貌取人的风景甚是苦恼,蹉跎了许久也没找定老板。

正在这个时候,刘备向庞统抛来了橄榄枝,毕竟诸葛亮才华和能力究竟有多出众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了,庞统既然能和诸葛亮齐名,那想必也是个惊世之才,不捞到自己门下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庞统大喜过望,立刻收拾包袱来到了荆州,经过了一番波折之后,刘备将他立为另外一个军师,君臣两人十分相得,那时的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最后两人居然会走到翻脸的地步。

看破真面

庞统选择刘备做自己的主公,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刘备是一个仁慈宽厚之人,在那个动不动就屠城的军阀遍地走的乱世中,刘备这样的仁主简直就是稀缺物种。

庞统熟读儒家经典,他认为只有这样的道德高尚之人才能够治理天下,为百姓带来和平盛世。庞统投奔到刘备门下之后,刘备的所作所为也验证了这一点,他爱民如子,对百姓们十分宽和。

所以蜀汉治下的百姓们日子过得也是十分滋润,一点都不像其他军阀手底下的百姓那样愁眉苦脸朝不保夕,这让庞统对刘备十分爱戴,但是很快他对刘备的滤镜就被打碎了。

刘备有个族兄名叫刘璋,是益州之主,他在益州经营了多年,也算是个仁慈之主,可是刘备想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那益州就是必争之地,两方很快就展开了激烈的争斗,这对庞统来说有些无法接受。

因为刘璋毕竟没有犯过什么大错,刘备抢夺他的地盘无疑是无理的。但是身为刘备阵营的军师,庞统还是不得不出谋划策。

他给了刘备上中下三个选择,上策就是趁刘璋不备大举偷袭,中策就是佯装退回荆州,在刘璋的部下前来查看的时候杀了他们趁机返回,下次就是放弃攻打益州,徐徐图之。

庞统提出这三个计策,本想是测试刘备是否是个表里如一的仁厚之君,让他没想到的是,刘备在经过了一番思考后选择了中策,在他眼里,这虽然稍微损害了自己的名声,但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战争所带来的伤亡和损失。

但是庞统却受到了一万点暴击,直到这个时候他才痛苦地发现刘备的真面目——能够在这个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刘备,绝不可能是个单纯的仁主。

暗示无果

刘备在采用了庞统的计策之后,带着大军杀到了益州,刘璋害怕自己治下的普通百姓会受到牵连,于是举起了白旗投降刘备,刘备轻轻松松的就拿下了这块天府之国,这让他十分高兴,带着最大的功臣庞统一起享受盛大的宴会。

但是在宴会上庞统却表现得相当不配合,刘备请他喝酒赏乐,他却讽刺刘备“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刘备一听那脸就沉下来了,庞统这话岂不是说他是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

气愤之下,刘备直接反讽道:“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然后大手一挥,直接把庞统赶了出去。

不过在酒醒之后,刘备也觉得自己做得过了,再加上庞统的好友魏延也在一旁为庞统说好话,他将庞统请了回来向他道歉,两人和好如初,继续饮酒作乐。

一旁的魏延这才为好友松了一口气,可是他却没有领会到庞统看他时那饱含深意的眼神,可以说庞统今天之所以搞这么一出,就是为了在魏延面前揭露刘备的真面目,好让他明白范君如伴虎的道理。

可是魏延的心实在太大,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庞统的眼色。如果庞统还活着的话,魏延没领会到这一重意思可能不算什么大事,毕竟庞统和他的关系极好,日后肯定会对他多加提醒。

可惜的是庞统在这次宴会后不久就死于埋伏,魏延最后也因为不解上意而惨遭杀害,牵连家族。

凤雏庞统的才华并不逊于诸葛亮,只可惜他的道德洁癖太过严重,这让他不可能成为像诸葛亮那样出类拔萃统领全局的股肱之臣。

毕竟在政治场上哪有那么多的黑白之分,如果不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的话,那所有建立在人命上的的道德都是虚假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jbzs/14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