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来,送你一朵小红花这群治愈系灵
来,送你一朵小红花这群治愈系灵
跨年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如期盛开,感动无数人。“小时候没觉得拿‘小红花’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但是现在觉得成年人更需要这种形式的鼓励。”导演韩延这段心路历程的剖白,触动了每一个观影人。
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的人更需要‘一朵小红花’的鼓励,那就是监狱。服刑改造是罪犯洗刷罪恶重获新生的苦旅,民警就像一束光,带给他们温暖和希望,是他们积极改造,向上向善的引力。
今天,就为你讲述福建省女子监狱“治愈系”灵魂画手的故事,一起去感受这束光的力量。
一颗被珍藏了7天的巧克力
服刑人员朱某“四进宫”,令同号房的服刑人员讨厌,令民警头痛,违规的检讨书洋洋洒洒写满别人的错,半夜用脚使劲儿踢床……
这么糟糕的人生,还能翻盘吗?还能通过教育来转化吗?下面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近日,福建省女子监狱二监区吴警官收到一份惊喜,她曾经管教过的服刑人员朱某几经周转告诉她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曾经时隔几个月就进监服刑的朱某,正在努力让自己不再犯罪。
民警奖励积极改造的服刑人员一朵“小红花”
是什么原因让朱某想过不一样的人生?回忆曾经的牢狱生活,两次触及心灵的温暖,让她决心要和过往决裂。
服刑期间,同号房的一名服刑人员试图把自己违规的原因归咎于被朱某吵醒,吴警官没有因为朱某一贯的糟糕表现就认定是她的错,反而耐心调查了解情况。
其他服刑人员在民警的引导下,也纷纷站出来替朱某澄清事实。这件事,让朱某第一次感受到了被信任的温暖。
年的春节,平时贪吃到甚至想去偷别人零食的朱某,把唯一的一颗巧克力珍藏了7天,并送给了吴警官。吴警官收下了这份“特殊的礼物”。从那以后,朱某每每自暴自弃即将做出违规行为的时候,吴警官就把这颗巧克力摆在她面前,警醒她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
慢慢地,朱某变了。刑满释放那天,吴警官和她约定:监狱生活止步于四。时至今日,监狱服刑人员花名册中,已经没有那个曾经“四进宫”的名字。民警为努力新生的她送上一朵“小红花”,愿她向阳花开,持之以恒过好新生活。
从报复式违规到报恩式改造
她,曾消极抗改多次顶撞民警;曾悲观改造,放言“不要减刑,无畏扣分”;曾多次重大违规而被告诫……
这么穷凶极恶的人,还能改造得好吗?这么破罐子破摔的人,还有教育转化的希望吗?刘某的故事告诉你答案。
年初,服刑人员刘某又一次重大违规,监狱决定给她换一个改造环境,给她一次重新开始的机会。
刚调入新的改造环境,刘某又多次小违规,想试探民警的底线。福建省女子监狱三监区通过多次心理评估,研究制定出针对刘某的教育改造计划。曾经管理过刘某的民警主动介入,与其谈心谈话,帮助她分析当下的环境,鼓励她重新开始。
民警与服刑人员进行谈话,加强教育引导
一次次真诚的谈话,慢慢消除了刘某的戒备心,向民警敞开心扉,倾诉自己过去几年来报复性违规的原因和懊悔。
在谈话中,刘某多次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亏欠。民警敏锐地感觉到,亲情是帮助她浪子回头的关键一环。但疫情期间监狱停止接见,这亲情感化的桥梁要如何搭建?
之后,民警想尽办法与刘某的家属取得了联系,介绍她近期改造向好的情况,也转达了她对亲情的渴望。
入监服刑后,刘某多年来与家人疏离,家属对她非常失望。“我们都没有放弃她,作为家人你们更应该挽救她!”民警的一句话,触动了刘某家人的内心,最终选择再次接纳,恢复了与刘的联系。
民警奖励积极改造的服刑人员一朵“小红花”
在家人的鼓励和民警的教育引导下,刘某那张冰冷的面孔上,逐渐显现出春日的暖意和新生的朝气——有洁癖的她,开始主动帮助同号房的老弱病犯整理被褥;主动坦白自己的违规行为......
“民警和同改们没有用有色眼镜看我,家人没有放弃我,监狱给我创造新的改造环境,给我机会让我改好,我不能辜负民警和家人,更不能辜负新生的机会!”
年11月13日,对刘某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一天,她获得了减刑。拿到减刑裁定书的那一刻,她又惊又喜。“这次减刑,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民警,我几次徘徊在违规的边缘,她们都及时拉回了我,一次次提醒我、引导我,让我悬崖勒马,迷途知返。没有她们对我的付出,就没有今天的我。”
获减后的刘某,充满了对改造生活的信心和对民警的感恩,面对其他服刑人的违规行为,她用自己的改造经历积极规劝。从昔日的报复式违规到如今的报恩式改造,刘某正在民警的教育引导下,稳扎稳打迈向重获新生之路。
一次特殊的“成年礼”
家,对于有的人来说,是一个温情而美好的词。但对于服刑人员胡某而言,也是罪恶和不幸的原罪。
胡某童年的关键词是“不幸”。六岁,父母离婚,各自成家并各育有一子。胡某自幼寄人篱下,也许是为了弥补内心对爱的渴求,少年起她就混迹社会,把江湖义气当做朋友温情,把偷窃抢劫定义为年少不羁。
“为什么这么做我也不知道,大概只是想看看,这么坏的我还会有谁心疼我吧。”缺爱的胡某想用错误的方式引起家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