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疾病知识 > 飞沫如何传播原来大家那么相濡以沫,怕
飞沫如何传播原来大家那么相濡以沫,怕
疫情爆发以来,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其中一个就是飞沫传播。以前知道空气中有PM2.5,其“纳米级”的尺寸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比较尖端了。没曾想,这次又来了一个飞沫传播。
什么是飞沫传播?官方解释是,即空气飞沫传播,是空气传播的一种方式,其传播方式是咳嗽、打喷嚏、谈话。传播距离半径一般是1以内,所以人与人之间1米相对安全,2米绝对安全。因为,排除外力的影响,飞沫喷射到2米外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不管怎么说,我们几乎每天都至少与几个人曾经有过1米以内的擦肩而过,而且,我们也几乎都在别人传出飞沫的接触半径内。只要没有戴口罩,那么这个飞沫会有很大的概率附上我们的身体甚至进入体内。
天哪,我们只知道与亲人和家人才能有这么亲近的接触,没想到与素昧平生的人也会通过飞沫传播实现亲密接触。这想起来让人五味杂陈。
因为,亲人之间互相习惯并了解,飞沫传播后大家已经互相适应,或者叫互相免疫了。但是,陌生人之间,如果有飞沫传播的话,那么就可能出现问题。但是,这又是常态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因为同事之间的交流、业务关系沟通、平常事务办理,都是一种人与人之间1米以内的接触!
这种接触在就为病毒传播提供了可能。这是没有办法的,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是如此。
这个飞沫传播的道理至少给了我们两个方面的启发。
第一,就是人与人之间本来就是亲密的,是相濡以沫的。
不管你有多高的权位,多大的财富,当你在社会上行走的时候,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来自于卑贱和贫穷者的飞沫。
如果这样想的话,为了减少自己被感染的可能性,就应该利用自己的权位和财富多做好事,让穷人变得更加富有一下,然后他们的飞沫才会让你更安全。否则,即使你获得了权威和财富,你仍然是不安全的,因为飞沫是无所不在的。
这个道理,恐怕所有人一看就懂。其实,自己很早就有这种潜意识,这次飞沫传播终于让人明白了。一直以来,很不喜欢吃饺子,因为好多人一边包饺子,一边肆无忌惮地说话,按照现在的说法,飞沫几乎肯定地进入了饺子,这在心理上是很难接受的。如果是机器包出来,至少在心理上是接受的。所以,厨师或者做饭的人,最好要戴口罩,是对食客最大的尊重和敬畏。
第二,有人不喜欢与生人打交道,可能是科学的!
飞沫传播让人与人之间的生物界线被打破了,这对于具有保护本能的生物来说,减少甚至拒绝与陌生人或者说不了解的人见面,可能是自我保护的本能使然。
进一步说,如果你自己、或者你的孩子或者是朋友在生人面前表现得不够自然,很可能是你们的自我保护本能比较强大,你们的内心里对可能来自别人的飞沫传播比较排斥。这可能是一种本能的洁癖,也可以理解为精神和心理意义上的洁癖。
如此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即使是与陌生人之间,都无法避免直接或间接的飞沫传播,这是常态生活中根本无人提及的,因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本该如此。
这次疫情,让我们意识到,大家都是命运共同体,应该友善以待,相互扶持,才能让社会更美好。雪山崩塌,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那些看不见的飞沫,把所有人的命运连在一起,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独立的雪花,因为命运共同体的另一个潜台词,是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