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症状 > 洁癖不是病,闹起来要人命
洁癖不是病,闹起来要人命
一次和朋友聊天说到洁癖这回事儿,她说自己有很严重的洁癖。刚洗好的衣服不喜欢别人碰、床单被罩两三天洗一次、不喜欢和别人一个被窝、双手碰到不干净的东西后,总是要狠狠的洗到脱一层皮才行、朋友坐自己的床后就难受、不允许别人进自己的卧室等等。
以上这些情况只能说是比较爱干净,不过喜欢干净并不代表就有洁癖。有人每次洗手都洗到胳膊,用香皂洗几次,但是不用几分钟就洗完了,这完全不耽误正常的生活,所以这不算是洁癖。某些服务行业如护士每天都要接触很多人,平时会触摸眼睛、嘴、身体等器官,像这样的人经常洗手也不算是洁癖,这是常识性的生活习惯,也是对自我的一个保护。特别爱干净,但是自己的东西总是随手乱放,用的时候却找不到,这也不算是洁癖。
怎样才算是洁癖?
简单来说,洁癖就是太爱干净。一个人爱干净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就属于洁癖症。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而较严重的洁癖就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比如说为了清洁可以不吃不喝,连碗都不碰,被子不敢接触等,这就是比较严重的洁癖。
不过洁癖并不是女孩的专利,一些男孩也会患上这种病,有的男孩甚至表现的更严重。我认识的一个男孩就有特别严重的洁癖症,不允许别人进自己的房间,不喜欢别人动用自己的东西等。
洁癖是怎么养成的?
患上洁癖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听到别人说的经验;二是自己对某种事情的担心害怕。比如患者认为是由于没有注意清洁而患上某些疾病,从此就经常洗手;还有人是亲身经历了一些会影响自身健康的事情,从此就对此十分戒备;还有人是在情绪的影响下,用一种方式去除内心的焦虑......不过也有一些是过分的清洁教育引导造成的。
其实过度的清洁更容易感染上病菌而生病。因为洁癖者没有接触过病菌,体内自然不会产生抗体,病菌可以在机体没有任何的防备下长驱直入,进而生病,如腹泻、感冒等。太爱干净反而不是好事。
如何缓解洁癖症?
洁癖者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以后的生活,那么应该如何缓解这种症状呢?其实洁癖就是一种心理疾病,是由于心理焦虑产生的,所以我们应该以缓解焦虑情绪为突破口。
首先应该帮助患者分析洁癖产生的原因,找出他对什么事情过分担心、忧虑,或者是遇到什么事情之后,症状才表现出来的,用科学知识消除误解。然后根据患者的描述,将患者害怕的东西或者场景等,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如逐渐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等,让患者改变思维方式;还需要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生活中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等积极地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帮助;合理膳食、营养均衡,保证食品多样化,充分发挥十五件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洁癖症也有一定的帮助。
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白癜风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