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症状 > 做艺术前,先学会做人
做艺术前,先学会做人
当你眺望辽阔的宇宙,深邃的星河,浩瀚的大海,此时此刻,你身在何处?你又信仰何物?中国古老而珍贵的传统美德,你认识多少?记得多少?又了解多少?
在新时代快速运转的秩序里,你好吗?幸福吗?快乐吗?今天的文章叫:
做艺术前,先学会做人
文:小日
(一)
昨天写了一篇文,关于基弗。
因从未如此认真谈艺术,有人被打脸了。
今天,就继续说说艺术。
艺术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音乐、绘画、文学、摄影,其实都可以称为艺术。
如果你问我,艺术重要吗?
我会说:艺术,很重要。
因为,艺术会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种族的审美与情操,成为人类精神文明进步的一个助力;
此外,艺术还具备感染力,无论任何种族、民族、国家,都或许会被某个人的艺术行为吸引,从而被感动、被鼓舞并且被激励,所以,艺术是无国界、无区域、无种族的局限的。不然,艺术就只能成为狭隘的、小众的、自娱自乐的物品,而当一种艺术内容过于狭隘、自我、封闭时,艺术容易走如另一个极端,形成精神世界的绝望与匮乏;
最后,艺术是对生活日常高度提纯后的作品。
高级的艺术或多或少都有抚慰心灵、开启心智、拓展心境的功用,而艺术真正的价值在于:
引发受众的思考,鼓励人们反思行为本身的合理性。
所以,艺术本身也有审判自我、批判现状的价值。
基于以上几点,艺术才有真正的价值。
而艺术家,也才有真正的体面。
艺术本身也有审判自我、批判现状的价值
(二)
一个艺术家的体面,并非表面光鲜。
而是在不同时代都激发人类的思索。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叫:
艺术来自探索质量和深度。
在我看来,真正做艺术的人,是善于自我发问的人。
他们比任何人更敏感,也更狂热,更不被人理解,也更炙热勇敢,他们比一般人对自己更残忍、苛刻、决绝与刁钻,一个好的艺术家会不断追问自己创作的意义,作品存在的理由,以及,自我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只是大众对他的创作充满误解,而把很多他过程中的作品,当成艺术。
对顶级艺术家而言,真正满足他内心,符合他哲学系统的优秀作品,并不多,有的或许是生命最后一刻才抵达巅峰;而有的或许一生都没有完美的作品。
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应该有创作的洁癖与选择的挑剔。
他许愿自己如何分配时间,如何把有限的精力投身于创作中,以有步骤、策略、计谋地实现自我的终极目标。
在此过程中,艺术家的作品需要不断被商业化。
其商业化并不等代表他的功利与浅薄,而是他需要更高额的成本和代价完成自己的终极之作,由此,而认为艺术家拜金的人,其实并不真的懂得艺术的本源,不懂艺术家的艰辛、清贫、苦难与绝境。
因此,很多人也对艺术家充满了误解,以为艺术家是一群投机取巧的人,无所是事的人,游手好闲的人。
而对很多专注、清贫、卑微的艺术家而言,他们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孤立无援、绝望艰辛往往不被世人理解,同时,还被世人误解。
“你是沉默的船”
(三)
基于对艺术的误解,很多人以为:
艺术是有捷径可寻,且轻松愉悦的。
所以,人们开始利用艺术。
基于艺术这个概念的宽泛性,“艺术”成为一个完美无暇的借口。
一切不合理的事物近乎都可用艺术来伪装,一部分人们开始从行为结果倒推起源和合理性,为自己的不正常劣行陋习寻找艺术概念的支撑,最终包装出一个又一个华丽而模棱两可的逻辑,为其懒惰、投机、伪善之为找到充足的借口。
对他们而言,在艺术概念里,一切仿佛得到宽容,而一切又显得那么无拘无束。
慢慢地,艺术逐步成为一种工具,成为某些人打着幌子去敛财、炒作、蛊惑人心的首选之路,因此,在人类艺术文明的成果里,好的艺术并不多,而大量充斥市场的多半是不伦不类的“作品”,渐渐的,好的艺术越来越少,艺术与设计的边界开始模糊,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人人均可以是艺术家,艺术家可以是人人。
艺术逐步背离了本质。
艺术也丧失了原有的尊重。
“谁来尊重你?”
(四)
正是人们以为艺术是很宽容的:
我才坚持认为艺术是不应该宽容的。
正是艺术本身的宽泛性,“艺术”在某些社会行为的判定中约等于“精神疾病”一样,让罪恶不能成为罪恶,让暴乱不能成为暴乱,让阴谋不能成为阴谋。
而对艺术创作者本身,不做恶,是最起码的本分。
在艺术逐步丧失本质的时代里,不仅利用艺术去投机,更用艺术去做恶的人,其行为的恶果远严重于一般行为的道德审判,因为,当受众发现一切非法行为可以用艺术获得宽恕时,最终会成为狂妄之途。
而利用艺术犯罪,是艺术创作中最不可饶恕的行为。
这样的行为突破的不是国别之间的底线,而是突破了人类文明的底线。
也正是因为艺术具备个人认知的孤立性和开创性,对从事艺术教育的工作人员而言,具备好的品格、节操、素养和道德非常重要。
一如相由心生,不懂得做人,连最起码的道德、责任、是非和判断都弄不清的人,从事艺术创作是凶险的,作品是可疑的。
而当艺术被欲望所利用,艺术破坏力将动摇整个社会的根本,引发行为的不可控性。
所以,在艺术领域的研判中,应比任何领域的审视都要苛刻。
毕竟,艺术影响的是心智与认知。
“拷问自己内心”
(五)
做艺术前,务必先学会做人。
因为真正高级的艺术,其能量来自众生。
一切高级的艺术,最终都具备共通性,跨国界、跨种族、跨地域,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让全世界不同的人感知、热爱和仰望。
其艺术质量的高低,来自创作者本身对世间众生的洞悉、解读、提取和升华。
而一般人眼中,看似一穷二白的艺术家,往往比当下世人看到更多的未来图像与可能,而高级的艺术,都在叙述人类文明最终潮向或发展趋势。
所以,一个顶级的艺术家往往会有丰富而完整的脉络。
他在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际遇下创造出不同的作品,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而每个阶段的作品成为事件切片,反映艺术家当时对某些问题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解读,所以,对真正顶级的艺术家而言,真正的艺术,是他完整而漫长的一生。
同样,这是他苦难、隐忍、孤独的一生。
而在他的创作过程中,任何不公平的对待,都是对他作为独立自我的打扰与敌对,而这样的行为,恰恰又像被明镜映射出的灵魂一样,反射出人类的傲慢和无知。
“人类的傲慢与无知”
(六)
因为顶级的艺术来自众生。
这要求艺术家成为一个正直、善良、宽厚与慈悲的人。
只有这样,他才能聆听万物悲鸣,才能将他所感知到的一切信息,通过转译、解码、构建,成为当下世人可以接受的语言,最终雕琢出或许能进入人类文明脉络的作品。
在这样的认知里,一切狭隘、自私、愚昧的人类个体,并不能做出高级的艺术。
而作为艺术教育人员,如果不懂如何教育后代做人,也将无法确保艺术本身的生生不息,以及确保人类文明多年检验而总结出的普世美德的传承性。
毕竟,一切艺术本身,或许形式不同、语言不同、观念不同,最终都要经历后代人类的集体检验与讨论。而当某些艺术行为经不起考验,无法面对外人的质疑,甚至以为外人批判他们行为就是以道德绑架去对抗他们时,不仅让人感觉可笑,并显得愚昧与幽默。
而当一个艺术机构或艺术教育部门因为自我行为的可疑性,而告诉世人不得否定、讨论、评判以及怀疑时,这样的艺术机构或艺术教育部门,早已不具备传授任何的艺术可能性。
毕竟,他们的行为,早已远远违背艺术存在的意义。
他们的行为,早已远远违背艺术存在的意义
艺术家应该怎么对待自己的画展?
什么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姿态?
最后,是蔡国强的白日焰火
“嘿,宝贝,这个时代多可悲”
寒冬已来,我们恰好盘点人生。在冬天,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撕蛋的转变,我开始回归更多的人,以及他们的故事:勇敢去爱,就能遇到最好的爱(←点击阅读),这位与徐小平齐名的投资人,给撕蛋后台写了封信(←点击阅读),《中国好声音第一季》与吴莫愁PK的她,今天在撕蛋推出了新歌《有时》(←点击阅读),周冬雨:爱他,就为他不动声色隐忍坚强地活着(←点击阅读),李易峰:那些无能为力的事从不阻挡我们的努力(←点击阅读),当我们记录别人人生,也是重整独立的自己。
我的新号,快来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