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饮食调养 > 疫情之下,心理咨询热线背后的故事
疫情之下,心理咨询热线背后的故事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
在家宅得久了,整天也没有太多事情可以做,难免会产生各种负面情绪,有网友甚至直言自己是在一边玩,一边难过。
尤其是当房贷、花呗账单、甚至是可能要失业等问题到来时,恐慌、焦虑、压抑...就更是一股脑地涌上心头,这时候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人,医院的心理危机干预热线。
一通通电话咨询背后,藏着的是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也是一名名医学心理科专家在抗“疫”幕后的24小时坚守。
我们采访了5医院的心理科专家,来看看他们是怎么帮助大家处理疫情之下的负面情绪的。
1
积极肯定自己是战胜孤独感和焦虑情绪的良药
——冷心理治疗师
来电求询者是一名年轻小伙子,刚工作没几年。
假期快结束时,他担心返程时人太多会耽误时间,就提前回到了南京。
然而当与他合租的室友们都回来以后,他便开始不安,担心从外地回来的室友可能会带回新冠肺炎病毒,于是他开始联系同事希望能找一个单独住的地方。
可是当他单独住进了单位宿舍,暂时有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住处后,他又觉得孤单无措,很希望回到家人身边,不料老家已经采取封闭管理,想回去也很难。
形单影只的孤独、有家不能回的无助、感到一切都不可控的不安,各种强烈的情绪一下子袭来,他的情绪崩溃了。打来电话的前半小时,他一直在哭诉,情绪非常强烈,而我做的就是倾听、接纳、共情,一点点地帮他捋顺情绪。
此外,我尝试正常化他的情绪,告诉他,在短短几天中,他一下子承受了这么多的情绪,出现现在的状态是正常的。
这通电话一直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左右,随着情绪的释放、赋能,他的心情渐渐平复,甚至有笑声了。
他开始从“我没法在宿舍这样待着”的灾难化想法,变成了“我经历了充满挑战的半天,虽然很糟糕,但我应付得不错”。
那一刻我从心底感谢他内在的力量,也感谢他愿意和我们分享强烈情绪的信任。
2
当孤独、恐惧袭来时,独自一人在外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季主任
有一个来电是个女孩子,她是在年初五回南京来的。
因为疫情的原因,单位通知初七不能上班,要延迟复工了,然后她就自己待在合租房里面边开始隔离14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越来越觉得自己像一座孤岛,没办法出去玩,也不能让好朋友来找自己。她开始感到恐惧和害怕,觉得自己很孤独,缺乏关爱。
再加上前一阵子自己失恋,所以情绪更加的低落,更加的缺乏安全感。可是她又不敢跟家人直接讲,担心爸爸妈妈知道了会害怕。
所以她打电话来的目的,是要把自己内心的这种焦虑、恐惧、孤独的情绪要告诉我们。
而我们要做的则是认真去倾听、去理解、去接纳她,让她心里边慢慢建立一种信任感和安全感,让她在目前特殊的一个环境里不孤独、不恐惧,让她觉得咨询热线是一个很温暖的热线。
3
疫情当前,面对恐慌和焦虑,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
——林主任
来电求询者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女士,由于对防范疫情的态度和方式与父母丈夫不同而产生一些矛盾。
这位女士平时就对卫生特别敏感,类似于我们老百姓所说的像洁癖一样。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的反应就比一般人要强烈。
她自己有一些防范当然是非常合情合理的。比如说出门戴口罩、戴帽子、戴手套,回来以后把外套脱掉,然后洗手,这些都很合理。
但有一些防范行为就属于过度防范了,比如说出门回家后要对头发、衣服、鞋子、手机、包进行彻底消毒,不仅如此,她还要求老公和父母在出门的时候戴防毒面具。
父母觉得这太过分了,不听从,于是矛盾便产生了。
其实她之所以做出这些过度防范行为,主要是出于恐惧情绪的反应,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她去觉察自己的恐慌情绪,学习放松情绪的方法,同时也提醒她不仅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也要照顾家人的情绪。
因为在防范疫情的过程中,我们要应对的不仅仅是新冠病毒,还需要保护好我们自己的情绪和家人关系。通过这样的一些引导,她很快就能够理解和认同。
挂电话之前,她的心情也平复了,说等下就去跟家人道个歉。
4
疫情面前,离异失望的男士该如何面对自身的压力?
——郭主任
印象最深的来电求询者,是一位中年男士。
他已经离异半年了,想要跟前妻复婚,但是在疫情期间他得到消息前妻已经改嫁,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意外。
他急忙打电话给前妻想要挽回,可是前妻不接电话,因为疫情的控制,又不能去当面去交流,那一刻他觉得整个全世界都塌了。
打来电话的时候,他语速特别的快,处于非常焦虑的状态,我几乎听不懂他的话。
平复了好一会,他才慢慢讲清楚了事情,原来除了婚姻问题以外,他还有独自照顾孩子生活和教育孩子的压力,以及因为不能去复工导致的经济压力,同时他还担忧自己父母的养老问题。
对他来说,这四件事情就像四座大山一样压在头顶,压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甚至想过一死了之。
我非常理解他的痛苦和想法,而在这个时候他还能打热线电话,说明他有求助的动机,有求生的欲望。
在处理过程当中,我首先询问他之所以还愿意继续活着的理由是什么,他说是责任。
此时此刻,欣赏和肯定他的责任心,找寻他继续活下去的希望和寄托,可以帮助他放弃自杀的想法。接下来再逐一帮助他分析这四个问题,树立信心,渐渐平静下来的他开始对未来有了希望,他决定好好的生活下去。
其实,他是一个自身很有能量的人,当他这些能量被调动出来的时候,他就有了活下去的动力,而我们要扮演的就是那个帮他调动能量的角色。
5
孩子被隔离,作为母亲该如何应对他频繁的来电倾诉
——欧主任
电话是一个母亲打过来的。
她的孩子因为跟确诊患者有过接触,需要进入集中隔离点,隔离14天。
她担心隔离点的条件有限,担心孩子过得不够好,而孩子因为每天没什么事情可做,无聊到发慌,就只好打电话向母亲倾诉,每天要打很多次电话,于是焦虑、烦躁、压抑的情绪便成了持续困扰母子两人的恶魔。
针对这个案例,首先我肯定了母亲对孩子的担忧是很合理的。因为首先在疫情之下,每个人都身在其中,都会担心感染上新冠肺炎,而孩子之所以频繁给妈妈打电话,那是因为孩子也需要倾诉,也需要亲密的人给与一些鼓励。
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对孩子担忧的情绪再反射回去给孩子,这样有可能更不利于孩子的情绪的稳定。
同时,也要相信孩子自己的成长能力,也许现在遇到的情况是他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也许父母在这个过程中能为自己做的事情很少,但其实这恰恰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啊。
作为父母,千万不能把孩子的这时候的倾诉当做是一种病态。他只要不超出一定的范围,实际上适当的情绪宣泄是有利于他去成长去思考,去动员自己内在的一些动力潜力,去更好的应付目前处境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突发,不仅威胁着公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健康。及时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人文关怀,是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一环。
医院(江苏省精神卫生中心、江苏省应急心理干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在江苏省、南京市卫健委指导下,积极行动,针对疫情特点,由医学心理科团队立即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对,于年初三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接线时间从白天逐渐发展到24小时,全院动员70多位党员志愿者积极协作,为本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紧急心理救援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新消息,2月24日上午,医院5名专家,参加江苏省第十一批援医疗队,出发驰援湖北,从“幕后”走向前台,参与抗疫一线的工作,为武汉带去“心灵解药”。《南京战疫记·第七期下》本期执行:南京全接触(摄影:随风)素材来源:医院(徐晓蓉)主办单位:南京新媒体人士联谊会、南京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江苏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指导单位:南京市委统战部、南京市委网信办、南京市卫健委江苏卷爱心冰柜
垃圾分类湖南路
孝陵卫
御道街
西祠凌晨3点的南京
医院
搓衣板中华门
老鼓楼
老东山
药科大学樱花南林
南艺
南信大
南理工
秋日紫金山南京交通指南
栖霞寺出家
溧阳
大桥故事河西灯光秀
南湖养猫阿姨
南艺
板桥民工江苏5县大发展
山姆会员店
南京商场排行榜你愿意拥抱艾滋病毒携带者吗
南京高校表白我们把一箱硬币放在南京街头,供路人自取,结果...点在看,希望疫情早日结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