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饮食调养 > 我的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之路文刘国兵
我的国家社科项目申报之路文刘国兵
专家简介
刘国兵,河南师范大学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校语料库应用研发中心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近五年主持项目:(1)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自动评价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YY),在研;(2)基于词汇坐标的英语语料库文本检索平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结项;(3)英语学习者语篇连贯性自动分析,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重点项目(ZGWYJYJJZ01),结项;(4)政府文件翻译语料库的建设与研究,河南省哲学社科项目(CYY),结项;(5)基于认知理论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JSJYYB-),结项。
年5月初的那个周三下午,我有本科生的四节课。课间休息时,接到了学校社科处的电话,说我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中标,国家社科规划办网站已公示。这个消息来的很突然,却也在我的期望和预料之中。因为对于我来说,参加工作近十年来,项目申报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申报时好好论证,最后成与不成,结果并不重要。所以“麦子不收年年种”,这是梁晓冬教授(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时任科研副院长)给学院青年教师鼓气时经常说的一句话。这些年来,我也确实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所以,每到项目申报季节,从项目选题到填写表格,一轮一轮论证,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因为心里想着,不管麦子收不收,先种了再说。毕竟,学会了播种,收获只是时间的问题。
我是从年开始着手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前些年因为职称和学历不够,尽管也申报了不少其他课题,但多数属于省级或教育厅的课题。年10月份我主持申报了一项教育部青年项目,这一项目中标后,学院鼓励我申报年国家社科基金。但由于时间太仓促,未来得及充分论证,所以当年没有提交申报书。从年5月份起,我开始着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准备工作,当时选定的题目就是“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自动评价研究”。后来虽然题目在措词上几经改动,但研究内容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计划研究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的连贯文献进行梳理,系统总结已有研究对于连贯概念的认识及采用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勾画出近50年来连贯研究发展图谱。二是基于目前理论,结合中国英语学习者作文的具体特点,利用计算机技术提取学习者语篇连贯预测因子,确定书面语语篇连贯表现在各个层面的标识性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套专门用来评价中国英语学习者书面语语篇连贯的量化方法。这个选题要感谢我的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梁茂成教授,因为他当时告诉我,目前国内外已经研发成功并投入使用的英语作文自动评分软件,多数都没有把语篇连贯纳入其评分指标体系中。也就是说,如果研究进展顺利,预期课题成果会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经过反复论证之后,我于年3月正式提交了项目申报书。年5月,国家社科基金规划办公布了当年的立项课题,这一年没有中标。这样的结果也在预料之中。因为尽管我在项目论证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但由于以前对语篇连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