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饮食调养 > 资本寒冬将变成资本极冬,未来将有更多的滴
资本寒冬将变成资本极冬,未来将有更多的滴
这是篇写给时代的文章,这是个大众创业的时代。
平均每天都有两万多个新公司成立,然而几家欢喜几家愁?
来源
苏仑特
1泡沫还是热气球?前些天,我写过一篇“一篇文章打醒所有伪创业者”的文章。试图揭露伪创业者的身份,写到一半又突发感悟: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伪创业者,他的认知存在问题,遂动笔写了那篇《一个产品经理如何突破自己的认知界限》。
在试图揭露伪创业者身份的那篇文章中我提到:
“《传习录》堪称“心学”第一书,王阳明在这本书里讲道: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世界上没有知道却不行动的人,知道却不行动,只能说你知道的还不彻底。
我很喜欢这句话。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宝藏,但行动者寥寥无几!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不知道在哪呗!说白了,与那些极为少数的人相比,我们缺乏近一步的线索。
这是大多数人的“知而未行”。他们不是缺乏行动的欲望,而是缺乏行动的资源。
如果换在创业领域,大多数人对某些行业都能指点一二,但紧紧是指点一二,不是指点九十。
指点九十的人在哪?他们都成了这个行业的领跑者,没有功夫和这些指点一二的人瞎扯淡……
但时代不一样了,不是八九十年代了,那个时代的创业者不会轻举妄动,他们不会仅仅依靠纯粹的情怀就豁出性命。也不会创个业弄得满城风雨,众人皆醉。
这是个指点一二的人都能创业的时代。标配是“情怀”。
除了用情怀来描述这些可爱的创业者们,可能没有更合适的词汇。
零五年的中国,每分钟有八家公司成立,到了零六年,每分钟有二十多家公司拿到营业执照。
这是相当恐怖的事情,因为市场容量是有限的。人的情怀成了无限的东西。
就拿互联网行业来说:
零五年是互联网金融爆发期,仅上半年就涌现出一千多家平台,截至目前,我们只听说过某平台老板跑路了,某宝砸20亿做营销,某个产品又出现在死亡名单上。
关于独角兽,我们只听过,没见过。
如果一个团队背景不错,比如成员来自bat,或者是海龟背景,那么融资就会好一些。
当然这些团队总会不负众望拿到某某基金的几百万天使投。
说到天使投资,圈外的人总是一头雾水,因为它不像风险投资有着很长的历史。
天使投资是时代的产物,互联网时代的产物,信息时代,信息不再只在少数人那里传播,信息的爆炸,让更多人觉醒。
想做事的人多了,风险投资门槛太高,怎么办?市场迫切需要一个低门槛的投资方式:天使投资来自于市场的迫切需求。
关于天使投资,产品不需要盈利,只要注册公司,有核心团队,产品逻辑清晰就可以申请。
还有门槛更低的:种子投资。
你只要有一个想法就行。
时代允许你这么做,更确切的说:资本允许你这么做。
前提是你足够疯狂,只要你和投资人面谈的时候双眼放光,讲起产品滔滔不绝,运气一般不会太差。
能做到这些无非两种人,一种是真的找到行业痛点,对产品理解非常透彻,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
另一种比较常见:他们比较会揣摩投资人心理。
投资人会怎么想?这人这么疯?会不会是下个马云?当初很多人错过马云,我会不会也错过?
正是投资人这种心理,一大部分不懂行情的伪创业者拿到了融资。
投资人为什么这么想?因为投资人也是人,他不会对每个行业都思考的很深,再者:大多数创意都是投资人没遇见过的。
举个例子:互联网保险。
在一个创业者提出互联网保险这个概念之前,百分之八十的投资人会眼前一亮,但不知道其运作逻辑,百分之二十的投资人可能思考过这类项目,但他们只是简单的构想。
也就是说:创业者在产品的认知程度上是有优势的。
投资人在和创业者交涉的时候才能获取对“互联网保险”这个项目的运作逻辑。
他们更擅长的是快速分辨一个需求是不是一个伪需求,如果是直接pass,如果觉得不是就继续合作。
这是个很主观的判断。因为一个新模式的提出是没有任何数据支持的,人们只有依靠纯粹的思考来判读一种商业模式的未来。
所以投资人始终扮演的就是一个产品经理的角色。
他们依靠丰富的阅历和已有数据来解析一个产品是不是有所作为,这个过程就是确定一个需求是不是伪需求的过程。
产品经理是最适合做vc的一群人,有人说pm是ceo的学前班,其实pm是vc的学前班!
ceo的三大基本职责:定战略,找人,融资。
而vc的本质工作就是分辨一个产品逻辑够不够硬。
这点pm与vc比较接近。都是一些重思维,重分析的行业。
关于伪需求,刚接触互联网的人都觉得很容易分辨,他们觉得从一般逻辑,甚至简单推理就能分辨。
这堆人中出来创业的大多数都失败了,现实让他们的无知付出代价!
创业也好,产品也好,我们终要回归商业的本质。
商业本质是什么,说的好听一点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盈利。
毕竟只有盈利的产品才能创造价值,当然不乏有些还在亏损但能创造价值的存在:比如京东。
京东持续性的亏损一直被业界所诟病。
持续性的亏损能说明这个产品需求是泡沫吗?显然不可以,因为与京东一样亏损的还有世界电商巨头亚马逊。
在贝索斯的领导下,这个庞然大物已经持续亏损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