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症状 > 好的疫情诗歌应该长什么样
好的疫情诗歌应该长什么样
白癜风初期会变大吗 http://m.39.net/pf/a_6523046.html
手淫史
作者:赵思运
自年始
刘潭的手淫史
已经有17年了
那年他看到一张报纸上说
成年男子
排出精液
可以抑制非典病毒
其实
那年他才11岁
他在极度恐惧中
完成了第一次
.2.2
我感觉,这是我最近几天读到的最好的反映疫情的诗歌。
当然,也许这段时间,实在没有心情读诗,很多所谓的“抗疫诗歌”都被我走马观花,一扫而过了。
因为,我还没有幼稚到相信诗歌能抗疫的地步。而我也实在没有心情,把一首首歌唱、赞美、高扬着“人间正道”的诗歌读完。
有生理洁癖的女性可能对这种角度的作品不抱好感,因为它涉及相对私密的东西。但写诗,毕竟不是医生做手术,需要消毒再消毒。而对男生来说,手淫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行为,实在没有必要讳莫如深,闻之色变。
这首诗把一个刚满11岁小男孩作为描写对像,将特殊时期普通民众的心理压力和成长经历联系起来,含量极大,读来除了黑色幽默,还隐隐有一种特别的况味。
该诗的“点”缘于前些天网络上某位专家说成年男子的精液可以杀死病毒,于是,这种“荒诞”专家的荒诞言论让主角快速“成长”,一夜间变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而“刘谭”成长的戏剧性不正暗示这场突发的疫情本身的戏剧性吗?标题为《手淫史》不正寓含着从非典到新冠这17年的历史吗?
这首诗不是“抗”疫诗,它没有响亮的口号,铿锵的战歌,它鼓舞不了士气,更不是符合主旋律的分行文字。但它反映了普通民众面对肺炎的惶恐,在真假难辨的信息中举止失衡,还有不放弃一切求生机会的心理状态。可以说,它通过极端个例,用短小而夸张的文字描写了疫情期间国民的集体焦虑。
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诗歌中主角的经历“不保真”,甚或“存疑”。但诗歌写作毕竟不是新闻记实,何况在新冠病毒肆虐的这些天,我们再荒诞的事都见识过甚至经历过了。现实远比文艺作品描写的更荒诞,——那些更荒诞的事不是没有,只是掩盖周密没有浮出水面而已。荒诞本身就是现实的反映与折射,也是对现实的戏剧化处理,更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简洁笔墨,增加内涵,进而收到以小见大的奇效,引发人们的思考。而细节的荒诞只是为了整体的真实。在这首诗里,我读到了卡夫卡、阎连科的味道。
这首诗背后有极大的空间。可以说,如果你读不懂这首诗,你就不了解“荒诞派”和“黑色幽默”。甚至,你的人生也就缺少一点趣味和苦中作乐的精神。
诗道不孤往期推文:
马启代:我们一起奔跑,寒冷就会瑟缩、退却
李不嫁年诗歌作品(全)
飞廉:只屈从于鸟鸣
马累:做一个暗暗支撑世界的人
程维:我的词语对世界一点也不多余
娜夜:点燃你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辛辛苦苦淘到的手镯摔断了之后,谈束缚与自由
真、善、美:事物(诗歌)的三个梯级
这三个大佬的《磨刀》,你更喜欢哪一首?
何谓“诗酒人生”,别把年轻人教坏了
苑希磊:爱他肮脏的肉体,更爱他纯洁的心灵
余真:挖掘新时代的诗歌意象
为什么中文系毕业,在作协、诗坛工作三十年仍不懂诗?
西娃:熟睡的婴儿,在世界的中央
郑小琼,和余秀华一样是红极一时的诗人
大家说诗:乐冰学诗笔记
诗歌写作:将不再有天才
高鹏程:诗人的标签与身份定位
张常美:优秀诗人的素养
所有不公开的比赛都是耍流氓
笨水:从高手云集的诗江湖中突围
之所以写不出好诗,是因为你没有……
诗道十三章:把握内心尺度,做一个真诚的诗歌学徒
宋煜:诗人的楷模
韩玉光:一生不长,刚好能感受到美好
武强华:诗人需要大度
唐月:只有美女才能写诗吗?
范蓉:值得你重视的80后女诗人
连山:人间出现局部的动荡
潘洗尘:佛陀一样的慈悲,是望“他”能渡过厄难
李松山:底层诗人不需要怜悯
青小衣:明自性,通人性,可称高手
张远伦:素淡之交,若青草相望
山月:读诗比写诗更需要高深的内力
许立志:他替我们死去,我们替他活着
苏末:从沉寂走向有无限可能
庄凌:最有潜力的九零后女诗人
衣米一:用诗歌照亮黯淡的尘世
李老乡:一个严重被低估的好诗人
郑小琼:诗人,更需要守护内心的坡度
李南:一个虔诚的诗歌圣徒
老井:用生命捍卫诗歌的尊严
乐冰:真实的情感是开启诗歌大门的密钥
李不嫁:当代诗人最缺乏的风骨与脊梁
行顺个人诗歌作品:
行顺年诗歌习作合集
同样是草根诗人,为什么他的诗集卖到了册?
今日快讯:为了卖诗集,行顺彻底疯了!
惟有母亲,依旧让我们流泪
属于我们的时代来了
旧作整理、修改()
旧作整理、修改()
旧作整理、修改(-)
旧作整理、修改(-)
End
行顺转发是对作者辛苦创作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