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症状 > 剧本的第一个卖点,你可要想好了

剧本的第一个卖点,你可要想好了



如何让你的故事瞬间吸引他人的注意?

如何避免开始写剧本后,因为更改某些设定摧毁整个故事架构?

其实一个Logline,就可以帮到你。

在轻年力量学院“开发与策划”模块第三节课“电影剧本的开发策划和评估”中,就强调了Logline的重要性。Logline对应的中文词汇是“故事概念”、“故事前提”。在英文中也说成“one-line”或者“Premise”。

“电影剧本的开发策划和评估”课程PPT截图

Logline也被翻译成“故事线”和“一句话梗概”,但似乎并不能突显它的特殊功用——剧本的第一个卖点。

Logline,最初是好莱坞大制片场的工作人员为从海量的提案、剧本投稿中快速挑选出值得投资的故事而产生的概念,最开始还是“故事梗概”,后来演变成了“一句话”——毕竟生意人的时间就是金钱。

而从故事作者的角度来看,一个好的Logline,能在短时间内吸引潜在制片人、投资人的目光,引发他们的兴趣,令你事半功倍。你甚至可以做到在”电梯”,或者“洗手间”推销一个故事。

好莱坞有个词叫“电梯简报”——“Elevatorpitch“。虽然不一定能让对方马上拍板,但是能令人对故事有清晰的了解。换句话说,Logline就是故事销售环节的一种销售手段。

初阶:Logline的结构

模板一:

我们从小语文课就学过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

最开始写logline,我们可以尝试运用类似的技巧,用一句话把故事交代清楚。

1.Who(何人)

——Protagonist(正派),Antagonist(反派)

2.What(何事)

——Problem(问题)

3.When(何时)

——Setting(时间设定)

4.Where(何地)

——Setting(环境设定)

5.HoW(如何)

——Conflict(冲突)

6.Why(为何)

——Goal(目标)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正派xx在何时、何地、为何事、与反派xx如何冲突,他们各自有怎样的目标。”

以《哈利波特》为例,可以写成:

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学习生活的六年间,与试图用黑魔法统治世界的伏地魔展开了一系列的正邪较量。

在此基础之上,可以再进一步慢慢调整,直到你觉得一句话故事足够吸引人。

模板二:

相比模板一的平铺直叙,模板二更侧重描述突发事件和正反派的冲突、筹码,也更吸引人。

当时…

……

必须达到…

在之前。

以《汉江怪物》为例,可以写成:

当小女孩在汉江边被一只水怪挟持,

平凡的有些奇葩的一家人

必须要杀死怪物

在怪物吃掉更多人之前。

又比如《流浪地球》,可以写成:

当太阳濒临毁灭,地球即将陪葬之时

危在旦夕的地球人类

必须逃离太阳系寻找新的家园

在地球毁灭之前

还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可以写成:

魔丸转世的哪吒降生,注定遭受天劫,

顽劣成性逆天而行的哪吒

必须走入正途才能活命

在天劫降临之前

高阶:Logline的“高概念”

“概念”、“前提”,顾名思义,是一种总结提炼,并不一定要用一句话说明白一个故事。更形象些的说,Logline就是一个钩子,用一句话把故事说得“勾人”。

如果你的故事有一个高概念,Logline可能很容易勾人,但如果没有,要如何写一个亮眼的Logline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要存在相反的概念。英文是Irony。

所谓“相反的概念”,可以是:

反义词——小透明vs大魔头

转折关系——杀人不眨眼vs恻隐之心

意思相对的词——杀手vs警察

背道而驰的概念——复仇vs和解

比如《寄生虫》的Logline可以写成:

穷人家庭入侵富人家庭,试图鸠占鹊巢未遂的故事。

穷人和富人是一对反义词;

又比如《哪吒之魔童降世》Logline可以写成:

“生而为魔”的哪吒“逆天而行”的成长故事。

生而为魔和逆天而行是对立的概念……

事实上,强烈的反差预示着“对比”、“转折”、“成长”、“矛盾”、“张力”、反差”、“改变”、“挣扎”、“征服”……等等各种充满戏剧张力的可能性,很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差的存在可以让你的Logline充满活力,挑动人们的神经。

而当这种相反的概念反差越大,就越接近于“高概念”。

比如将完全不相关的人物或角色类型放在一起,比如《寄生虫》里的穷人和富人,《泰坦尼克号》贵族和穷小子;

或者引入一个陌生的场景,比如《寂静之地》中的无声世界。

其次,是悬念。英文是hook(钩子)。

一个好的Logline,会让人不自觉的产生“接下来呢?”、“该怎么办?”“他怎么做到的?”等等各种疑问。

比如《光猪六壮士》:一帮失业的英国男人决定去跳脱衣舞来赚些钱……结果呢?

比如《男人百分百》:一个玩世不恭的广告业高管突然获得了听见女人心声的能力……后来呢?

比如《第六日》:一个男人发现他被自己的克隆人顶替了……他该怎么办?

如果说“相反的概念”可为你的故事带来无限动能,那么未知的悬念则可以扩充为各种有趣的、恐怖的、温情的……各种故事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悬念,就像一粒种子,它将生长成什么样,取决于你对这个故事的推演。

Logline小技巧

保持在25-50词

写Logline要遵循“少即是多”的原则,你需要学会忽略那些对你所要讲述故事的核心概念不重要的元素。

使用角色描述

使用角色描述而不是角色的名字。这种做法不但可以丰富你的内容,还可以直接激发读者的联想。

例如:

一位退休的侦探

一个菜鸟警察

一个单身母亲

一个随时都在迎接死亡的少年……

Logline,不只是一个卖点!

Logline不仅仅是写给买家看的,也是写给你自己看的。它可以是一个故事创意度与趣味性的依据,还可以帮助你从以下几个方面检验这个故事能否顺利发展成一个成熟的剧本。

①故事基调与影片类型

以《倩女幽魂》为例

Logline:一个文弱书生与一个香艳女鬼产生了爱情,不料女鬼背后竟有恶毒大妖操控。

故事基调:哀怨浪漫(书生与艳鬼,人鬼情未了)

影片类型:恐怖灵异

②主要角色与主要矛盾

以《这个杀手不太冷》为例

Logline:一个独行杀手,因恻隐之心救下了一个被警察灭门的少女,在与这个渴望复仇的少女同行的过程中,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化解了少女的仇恨。

主要角色:杀手,少女,警察;

主要矛盾:被灭门与渴望复仇。

③激发想像与戏剧可能性

以《小鬼当家》为例

Logline:一个小男孩圣诞夜独自在家,一帮大坏蛋偷偷潜入,小男孩用古灵精怪的方法保护了自己的家园,击退了大坏蛋。

激发想象:古灵精怪的方法是什么方法?

戏剧可能性:这些方法有无限的延展空间。

④角色成长与故事节奏

以《王牌特工》为例

Logline:一个失去父亲的小混混,被接受进特工学院经历种种磨砺与训练,子承父业成为标榜儒雅绅士身份的王牌特工。

角色成长:小混混成长为儒雅绅士;子承父业。

故事节奏:英雄的旅程(Hero‘sjourney)惯用的三幕式结构:初始世界,新世界,初始世界。

⑤设计原则

以《追捕野蛮人》为例

Logline:一个小混蛋寄养到一个老猎人家中,没多久这个小混蛋却害得这个老猎人成为警察的猎物。

设计原则:“猎人成为猎物”,这是《追捕野蛮人》整个片子的核心设计原则,这个设计原则填满了整部电影的三分之二的时间。

⑥人物特征

以《火柴人》为例

Logline:一个有洁癖强迫症的老骗子,被一个邋遢放肆的小骗子骗了感情,却由此得到了治愈。

人物特征:

老骗子——洁癖有强迫症

小骗子——邋遢放肆

小结

在开始写故事大纲或剧本之前,你可以随意调整你的Logline。因为哪怕只是换一个形容词,都可能得到不一样的故事。而替换核心关键词和主要情节,更意味着你已经有了几个截然不同的故事了。所以在你下定决心写一个故事前,Logline作为一个几乎没有成本的试错环节,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EN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jpzz/12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