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洁癖症状 > 文字洁癖重度患者别怕,去街市逛一圈
文字洁癖重度患者别怕,去街市逛一圈
现代社会,
每个人多少都患有这样那样的疑难杂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疾病彻底治愈不再是空想。
沉迷网络靠电击
▼
密集恐惧的话,
去深圳机场坐一回飞机就好了。
这都得感谢科学
▼
但是,
有一项疾病——“文字洁癖”,
至今没有切实有效治疗方法。
这一疾病的高发人群,
主要是记者、编辑等文字工作者,
中文系学生以及语文老师。
患者一般表现为打了错字会
撤回重新更正,
看到别人写错自己的名字不太高兴,
等等。
“文字洁癖”患者还是相当危险的。
犯起病来,
也会丧失理智,
威胁到身边亲友的生命安全。
▼
是病都得治,
首先得找准病因。
患者之所以会对错别字反应过度,
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文字教育太古板了。
我们使用的中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却是一直在变化、发展的。
使用文字的过程中,
我们常常赋予文字新的意义,
甚至还能根据需要,
创造出新的文字。
历史上,
就曾经存在这样一批“二简字”
▼
你要觉得这些字儿全是鬼画符,
那不妨走上街头看一看。
买一份早点
▼
找个小饭馆再吃一顿中饭
▼
多年临床经验证明,
想要缓解“文字洁癖”的症状,
需要以毒攻毒。
看得多了,
你就明白了,
小小的错别字根本不能干扰我们
高超的理解能力。
钱再少也是钱,
错别字再跑偏,
还是字就行。
你还真以为这家洗车店能“打醋”吗?
▼
还真有人会在公交车上“做人”吗?
▼
不会的呀朋友们。
错别字其实不是错别字,
而是一种通假字。
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标准就是“极简”。
“极简”从来无可厚非。
字的笔画太多,
或者一下子想不起来怎么写了,
找一个相近的替换一下,
不是挺好么?
▼
形声字,
就换个简单点的声旁。
▼
要么干脆不要偏旁。
▼
节省空间、节约时间,
完全是中华民族节俭美德的传承。
错别字甚至还具有非凡的
审美意义和文学价值。
我相信,
你时不时就能领教这样
极简与极繁相互交融的冲突美学。
▼
有限的文本中,
替换一个字,
还能表达出无限的内涵。
“干静”:
既要干净,
又要安静,
一举两得。
▼
严正警告的同时,
一不小心还卖了个萌。
▼
拿错别字作招牌,
经营范围一下子就扩大了。
这家黑道快餐店,
除了经营水饺还出售上古神兽。
▼
“男女妹子”,
除了纺织品,
还涉足服务业。
▼
“咖啡汗”、“西瓜汗”,
你喝到的都是它们
辛勤劳动后流下的汗水。
▼
不过像这样自己揭自己短的卖家,
还是头一回见。
▼
在街头逛了一圈后,
“文字洁癖”患者应该已经想开了。
从秦始皇的时候开始,
我们就用着一样的文字了。
时间一长,
也怪没劲的。
不是非得所有人都像机器人一般说话,
都按语文课本的标准写作。
错别字写得多了,
也就成了对的。
我们正在用自己的力量蚍蜉撼树,
挑战权威。
▼
“诶,你这三个字没一个写对的。”
“我就爱这么写你管得着么你?”
那么问题来了——
你还见过哪些让你忍无可忍的错别字?
·
·
·
·
·
·
留言区,给你们
|文章来源:歪楼(ID:esay)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THEEND-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什么时间好北京治白癜风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