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饮食调养 > 矛盾体的书法艺术家

矛盾体的书法艺术家



来源《福建茶叶》年第6期

摘要:米芾在宋代官职不高,以率真性情入仕,行为举止多有怪异,但却能造福一方百姓。书法艺术成就达到巅峰,对当朝后代影响深远,但在他的只言片语与书风创作中却屡屡表现出矛盾之处。其矛盾体特征的表现主要有:书法艺术、性格特点和做事举动两大方面。分析原因主要是出身和仕途遭遇、学书的经历两方面因素,矛盾体的特征最终为米芾独具特色的书法艺术风格奠定了主观因素基础,这其中的联系是成就了米芾在书法艺术中的成就,也值得当今书法人思考。

关键词:矛盾体;贬唐;学唐;两面性;和而不同

书法史上出现过一位饱受争议的书法家,他以其惊异的书法成就让后人折服,但是他诸多的怪癖又让人感到匪夷所思,他就是后人称之为“米颠”或“米痴”的米芾。米芾的日常行为怪异,但是对书画艺术却保持着一颗疯狂痴迷的心,可以称之为矛盾体的书法艺术家。他看似矛盾的性格特征背后,潜藏着他潜意识里对艺术追求的独特看法和思考,进而才会有其之后的书法艺术成就,因此研究米芾矛盾体的表现和原因对探究米芾书法艺术的内因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同时也为书家学习书法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思考思路。

1矛盾体的表现

首先是在书法艺术方面。米芾曾多次在书论中表现出自己对唐代书家的不赞赏,表现出他强烈的贬唐思想。

字之八面,唯尚真楷见之,大小各自有分。智永有八面,已少钟法。丁道护、欧、虞笔始匀,古法亡矣。柳公权师欧,不及远甚,而为丑怪恶札之祖。自柳世始有俗书。①

唐官诰在世为禇、陆、徐峤之体,殊有不俗者。①

颜真卿学褚遂良既成,自以挑剔名家,作用太多,无平淡天成之趣。②

以上三条论述中,米芾直白地表达出自己对唐代著名书法家所持的保留态度,认为他们没有古法,没有真趣。看似好像米芾对他们的字并不喜欢,但其实稍微研究一下米芾的艺术创作就会发现,在米芾的作品中恰恰有着他们的身影。

米芾曾在《自叙帖》中自述自己的学书历程,他说:

余初学先写壁,颜七八岁也,字至大一幅,写简不成。见柳而慕紧结,乃学柳《金刚经》,久之,知出于欧,乃学欧。久之,如印板排算,乃慕禇而学最久。又慕段季展转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觉段全绎展《兰亭》,遂并看《法帖》,入魏晋平淡,弃锺方而师师宜官,《刘宽碑》是也。篆便爱《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简以竹聿行漆,而鼎铭妙古老焉。其书壁以沈传师为主,小字,大不取也。③

《自叙帖》大致书于建中靖国元年(年),属米芾晚期的作品。其文字内容表达出米芾对书学思想天真、自然、尚趣的追求,同时也全面地回忆了米芾自己的学书历程。根据王安石曾作诗《题景德寺试院壁》,推断米芾在开篇所说的“写壁”应是为科举考试而练的院体书,后来又从学颜真卿的字开始一点点追溯到唐、魏晋,乃至先秦。宋代重文轻武的治国策略,对科举考试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实行糊名、誊录等形式进行科考,但是字体漂亮还是会让人称赞不已。米芾饱读诗书自小立志科举并为之学书也是情理之中。只是后来随性而学,便渐渐离最初的学书意志越来越远,以至最后米芾并没有考取过功名。但是他在书法艺术上取得的造诣和成就,却是许多状元也不能达到的。

从米芾自述的学书经历中,我们可以知道米芾曾学习过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字,虽然他评价欧阳询的字“古法亡矣”、褚遂良的字“俗”、颜真卿的字“无平淡天成之趣”,但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却明显有着这些名家的痕迹。如米芾对钩画写法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ystl/13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