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饮食调养 > 红楼梦由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这个情节,想

红楼梦由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这个情节,想



由刘姥姥醉卧怡红院这个情节,想到妙玉的洁癖

陈能雄/文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给单调的闺中生活带来了不少欢乐,她趣讲乡村故事、戏言自己是老风流、走路故意摔跤、自嘲喝酒丑相、笑行酒令……大观园中笑声不断。这个老太太似乎要把搞笑进行到底,她喝醉酒后稀里糊涂地走进了怡红院,倒在贾宝玉的床上美美地睡了一觉,一时鼾声阵阵,酒气满屋。

这让我想到贾宝玉和史湘云在芦雪庵烤鹿肉时,林黛玉笑说:“今日芦雪庭遭劫……我为芦雪庭一大哭!”要是林黛玉知道宝哥哥的怡红院被刘姥姥作践,想必她也要为怡红院一大哭了!这事幸亏被袭人隐瞒过去,要是让贾宝玉知道,只怕要闹出点动静来,刘姥姥也就得不到贾府的那么多赏赐了。

我一直觉得奇怪,小说作者为什么要设计一个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情节,大观园那么大,她不像史湘云一样醉卧在花丛之间,也不睡在假山边上,或者随便找个空屋子打个盹。而她走进怡红院了,那么多丫鬟的房间她不去,偏偏睡在贾宝玉的床上,令人忍俊不禁。

我后来想想,小说作者安排这个情节可能有两个缘故,一是贾母和刘姥姥游大观园这一回中,可以把它看作是参观大观园各处室内陈设的一次活动,以显现姑娘们各自的喜好和品味。既然小说中已经描写了潇湘馆、秋爽斋、蘅芜苑等住所,大家还去了一趟妙玉的栊翠庵,怎么能忽略了“绛洞花主”的怡红院呢?小说作者正是通过刘姥姥的眼光,让读者了解一下怡红院的卧室布局。

另外有一层原因是,小说作者以这个情节来反讽妙玉的洁癖。贾母、刘姥姥、贾宝玉等人到栊翠庵品茶。妙玉用成窑小盖钟给贾母泡了一杯清茶,贾母轻呷了几口,转递给刘姥姥。刘姥姥喝茶豪爽,一饮而尽,妙玉嫌乡下老太婆不干净,吩咐道婆把成窑小盖钟搁在外头,那么名贵的一个茶具,只因刘姥姥嘴唇沾了一下,妙玉就狠心舍弃掉。

脂砚斋评这一回言:“此回栊翠庵品茶,怡红院遇劫。盖妙玉虽以清静无为自守,而怪洁之癖未免有过。老妪(刘姥姥)只污得一杯,见而勿用。岂似玉兄(贾宝玉)日享洪福,竟至无以复加而不自知。故老妪眠其床,卧其席,酒屁熏其屋。却被袭人遮过,则仍用其床其席其屋。”也就是说,贾宝玉这么富贵的公子哥,刘姥姥弄脏了他的床铺,他尚且继续安稳地睡在这个屋子里。而妙玉一个出家修行的人,却这么厌恶一个茶杯,两相映衬,更显得妙玉的洁癖过度了,甚至于是个败家的毛病。

妙玉的洁癖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是贾母、林黛玉、薛宝钗喝过的茶杯,她顶多只是自己不用,不会把它舍弃掉,而刘姥姥碰过的茶杯,她是弃之唯恐不及。就像元代画家倪瓒听说有朋友的唾沫吐在梧桐叶上,就叫仆人把梧桐叶拿到几里外扔掉,还经常命仆人擦洗梧桐树。有意思的是,妙玉却肯把自己日常专用的绿玉斗拿出来给贾宝玉斟茶,她是愿意同心中爱慕的青年男共享一个杯子的。

贾宝玉向妙玉求来那个成窑小盖钟,打算转送给刘姥姥,这是他心存善念,怜悯穷苦百姓。其实,贾宝玉也是很爱干净的人,他喜欢亲近女孩子,是因为觉得女儿是水做的,见了她们便清爽,会吃她们用过的胭脂。贾宝玉对上了年纪的婆子,就敬而远之了,有一次他和林黛玉歪在床上说话,不愿枕婆子用过的枕头。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在贾宝玉的生活中没起半点波澜,不是贾宝玉不介意满嘴酒气的刘姥姥躺在他床上睡觉。而是他不知道此事,要是他亲眼看见刘姥姥的睡相,就算不生气,也会赶忙命人熏香,换洗被子。打个比方,同样是刘姥姥用了成窑小盖钟,而妙玉没看见,她是不会嫌弃这个茶杯的。所以,洁癖很多时候是心理作祟,想到肮脏的东西,就不断地强迫自己洗手刷牙。

从这一点来看,妙玉虽然是带发修行的人,自诩清丽高雅,一尘不染,不与俗人为伍,但她心还没有完全清静下来,会被外界的声色之象所迷乱。偈语云:“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妙玉真正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心底无尘,又怎会觉得成窑小盖钟上满是污垢呢?

你见或不见,妙玉的茶杯已被刘姥姥碰过,你知或不知,贾宝玉的床铺已被刘姥姥睡过。只因妙玉见了,看到茶杯就觉得恶心反胃,而贾宝玉不知此事,所以生活照旧,在怡红院舒适地做着好梦。

脂砚斋的评语后面还有一句话:“亦作者特为转眼不知身后事,写来作戒,纨绔公子可不慎哉!”其实,这个世上有许多事,不知道比知道要好。人世匆匆,转眼成空,即便知道了不好的事,也要懂得开解自己,不要过于执着于香臭污洁、是非对错。如果都像妙玉那样喜好干净过度了,强迫自己修炼到清净脱俗的境界,反而会过犹不及,活得会很累,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倒是像刘姥姥这种人,生活清贫,做事不拘小节,反而过得很快乐,她是《红楼梦》中笑到最后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qzegt.com/ystl/159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