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洁癖 > 饮食调养 > 越调小桃红看洁癖王者倪瓒如何抒
越调小桃红看洁癖王者倪瓒如何抒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 http://www.xxzywj.com/index.html
元末明初的倪瓒(年-年),是与黄公望齐名的山水画大画家,凭借绘画名世。黄公望就是那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作者,能与他齐名,可想而知倪瓒是多么地有才华!
倪瓒是一位超级有趣的才子画家,幽默点都集中在他的一个癖好上:洁癖。按说,爱干净是人之常情,然而倪瓒的爱干净却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他简直就是“洁癖之王”,用洁癖中的珠穆朗玛峰来形容他一点儿都不过分呢!
清代徐璋绘《倪瓒像》举一个小例子,大家体会一下。
作为高士,倪瓒是很喜欢喝茶的,对茶水的讲究程度也是很奇葩。有一次,他与友人谈论诗文,茶兴大发,便派童子去邓尉山中的七宝泉挑水。水挑回来之后,倪瓒问童子:你挑水的时候,哪个桶放在身前,哪个桶在身后呀?身前桶里的水,可以用来煎茶;身后桶里的水,就当洗脚水吧!
众人听到这话,都纷纷表示不理解,问倪瓒为什么?倪瓒回答:“前者无浊气,故用煎茶;后者或为泄气所秽,故以为濯足之用耳。”他原来是怕童子在路上消化不良,熏到后桶中的水呀!不过,您就不怕童子在路上打个喷嚏,也污染了前桶的水?
倪瓒和他的二童子如何,这爱干净的程度是不是超出了大家的心理预期?古今中外,恐怕这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倪瓒这样洁癖的人啦!
“洁癖王者”倪瓒不光画画的好,诗歌、散曲小令写得也很味道。例如:这首小令《越调小桃红》把江南水乡的美好景致描写得宛如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原文
《越调小桃红》
一江秋水澹寒烟,水影明如练,眼底离愁数行雁。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
“小桃红”是词牌名。
赵元年作《倪瓒写照》小令开头三句,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江南平原,放眼望去,一片开阔,水光明亮。“一江秋水澹寒烟”,此时江面上漂浮着一层淡淡的雾霭,朦朦胧胧、似仙非仙;“水影明如练”,江水在雾霭的笼罩下显得更加清澈明净,像一条洁白的白练似的向远方无限延伸;“眼底离愁数行雁”,视线从水面转移到天空,正是深秋,天气微寒,有数行征雁,正带着离愁,行色匆匆地向着南国赶路。大雁怎么会有离愁呢?这里的离愁实则是作者本人的思绪,赋予大雁来表达而已。
倪瓒《水竹居图》53.6*27.7cm接下来,“雪晴天,绿蘋红蓼参差见”一句,描写的是雪霁之后的景象,雪后天空放晴,在江南水乡的万顷平畴上,仍然随处可见参差不齐的绿蘋、红蓼,它们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色彩斑斓、生机盎然。
小令最后三句,“吴歌荡桨,一声哀怨惊起白鸥眠”,使整篇小令的意境出现了一个转折。此前是一片静谧祥和的氛围,而到了此刻,安静被打破了,传出了一声声的歌声,伴随着摇橹划桨的声音,连已经睡着的白鸥都被惊醒飞起来了,扑腾腾地乱飞而去。
小舟轻摇这一静一动的结合十分巧妙!它使前面多少显得凄冷寂寥的景象,以及过于恬静清幽的风景画面活了起来。人物的活动、声声回响的吴地民歌、惊蹿而出的阵阵鸥鹭,顿时使它变成了一幅震荡着生命律动的风俗画了。苏东坡曾评价王维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从倪瓒这首小令,大概亦可看出他所特有的那种飘逸出尘、简朴淡远的绘画风格和高士情怀吧!
-END-
特别声明:本文由该百家号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提前与作者私信沟通,否则,若被发现向平台反映后,给您百家号带来的后果影响请自负其责!感谢配合